有些人认为自己修行境界很高,成天跟别人讲自己能看到什么、能听到什么,还能知道别人的心思,这些就真的了不起吗?为什么?

题目
问答题
有些人认为自己修行境界很高,成天跟别人讲自己能看到什么、能听到什么,还能知道别人的心思,这些就真的了不起吗?为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儿童根据自己看到了什么,认为别人也看到了什么,这体现儿童思维具有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自我中心性

第2题:

儒学讲仁,孔子讲仁学,讲仁最基本的一个要求是什么?()

  • A、做自己的事
  • B、学习别人
  • C、从自己做起
  • D、照着别人去做

正确答案:C

第3题:

以下选项哪些不属于自负的表现?()

A、面对挑战时,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完成任务

B、看不起别人,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很多

C、自视过高,认为自己非常了不起,别人都不行

D、过度防卫,有明显的嫉妒心


参考答案:A

第4题:

有些居士看到家里有白蚁,自己不能杀生,就花钱请别人杀,这会触犯根本戒吗?此举与他自己杀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 如果受了菩萨戒,则会犯根本罪。《梵网经菩萨戒》云:“佛言:若佛子,若自杀,若教人杀,……是菩萨根本重罪。”
不同的是叫别人去杀生的过失更大。因为如果是自己去杀,那只有自己一个人堕恶趣,不会连累其他人;但若让别人去杀的话,两个人都会堕入恶趣的。

第5题:

有些人看到佛像就马上磕头,看到怨恨的敌人就咬牙切齿,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不对。恭敬佛像可以积累资粮、净除业障,而敌人也是一样,依靠他的损害,自己才有机会修安忍,才能圆满安忍波罗蜜多的功德。二者都是修行所缘,故应平等恭敬。

第6题:

有些修行人,有一点点修证境界,受到别人的恭敬赞叹,就自以为是、傲气冲天,认为“我什么都可以做了”。对于这种人,你怎么看待?要想避免自己像他这样,应当怎么做?你平时做了吗?


正确答案: 这种人真正是鬼迷心窍、着了魔!
由此,我们应时常虔诚祈祷莲花大士、二十一度母,远离邪魔控制。应恒时修习死亡无常,审察自相续的过失。作为一个修行人,不需要过大的名声、过多的财富,只要有基本的生活资具就足够了,故当常常身居低位,行为如理如法。华智仁波切说过:“如理修法,方可弘法利生。”
平时做得不够好,所以愿莲师加持如理如实地闻思修行。

第7题:

作为大乘修行人,平时是否可以跟别人谈论军事、政治、经济等世间话题?为什么?


正确答案: 本来政治、经济、军事等世间话题,能引发诸多贪嗔痴恶念,修行人应尽量断绝。但在弘法利生过程中,为了调伏和度化某些众生,可以随顺他们谈这些话题。虽然表面上行为不太如法,但如果真正能利益众生,也有一些开许。不过这时候一定要慎摄身心,断除贪执心念,以警醒之心恒念正法,观察外境如梦如幻的本质,而不为喧闹外境所转。

第8题:

儒学讲仁,孔子讲仁学,讲仁最基本的一个要求是什么?()

A.学习别人

B.做自己的事

C.从自己做起

D.照着别人去做


正确答案:C

第9题:

有些人办事情失败了,就对别人发脾气,这种做法合理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不合理。事情失败了,假设尚有扭转的余地,那有什么不高兴的呢?如果已经不可救药,如同碗打破了一样,伤心苦恼又有什么用呢?发脾气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使人失坏许多有益的善行。

第10题:

有人认为:“见到别人行善、放生、布施,就算自己什么都不做,一随喜就能得到同等功德。”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不对。如果你实在没有能力,在这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下,见别人行善、放生,而远离嫉妒心,发自内心地真诚随喜,如身体方面眼泪直流、汗毛竖立;语言方面,赞叹别人的功德;心里也不掺杂任何不清净的分别念,而是一种绝对纯洁的欢喜心。这样的话,可以得到同等功德,如乔美仁波切云:“若闻他人行善时,断除嫉妒之恶心,心意真诚作随喜,佛言彼得同等福。”
但是,如果你明明有能力做这些善事,却舍不得用自己的钱,杂有自私自利的烦恼毒药,光是投机取巧地在一旁随喜,希望平白无故捞一份功德,这种随喜有没有功德也不好说。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