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布尼茨—沃尔夫体系

题目
名词解释题
莱布尼茨—沃尔夫体系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莱布尼茨的追随者克里斯提安·沃尔夫是哈勒大学的哲学教授,他把莱布尼茨的唯理论哲学进一步系统化和刻板化,最终发展为一种形而上学的独断论。这种独断论试图遵循严格的几何学形式,通过定义、公理、定理、绎理等推理环节,从先验的抽象范畴中直接演绎出整个知识论体系。沃尔夫甚至把灵魂不朽和上帝的本质也当作了理性认识的对象,认为人类的理性能力可以把握宇宙、灵魂和上帝的全部知识。沃尔夫这种强调理性能力的观点在德国知识界曾经风靡一时,并且对德国的启蒙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当时粗俗的德国资产阶级掌握理性思维形式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沃尔夫去世之后,他的思想通过他的弟子们继续统治着德国各大学,形成了所谓的“莱布尼茨—沃尔夫体系”。这个独断论的哲学体系统治了德国思想界达半个多世纪之久,一直到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问世(1781年),才遭到了根本性的清算。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建立古典力学的“分析力学”体系的学者是()

A.牛顿

B.拉格朗日

C.欧拉

D.莱布尼茨


参考答案:B

第2题:

沃尔夫社
1849年由贝纳德•沃尔夫创办,是德国新闻通讯业的始祖。初创时利用电报收集和发布股票行情和经济信息。1855年起逐步增发政治新闻和其他非经济信息,成为德国报刊重要的新闻供应者。1865年起改组为股份公司。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降格为国内通讯社。1933年希特勒登台后将它接管,并把它同联合电讯社一起改组为德国通讯社,历史悠久的沃尔夫社就此告终。

第3题:

沃尔夫提出意识阈的概念。()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牛顿与莱布尼茨的矛盾源于:()


正确答案:微积分的发明人

第5题:

沃尔夫通讯社


正确答案: 德国通讯社事业的始祖,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和规模最大的通讯社之一。1849年沃尔夫在柏林创建。直到60年代,该社才能向德国报纸及商业公司提供经常性信息服务,并与路透社、哈瓦斯社齐名,成为欧洲三大通讯社之一。1865年,俾斯麦将沃尔夫社置于政府控制下,并改组为股份公司。1875年,在政府支持下,扩建为大陆电报公司,但习惯上仍沿用沃尔夫的名称。一战爆发后,沃尔夫社与路透、哈瓦斯社的联系中断,被迫中止在德以外业务。一战后,沃尔夫社降为国内通讯社。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接管沃尔夫社,改组为德国通讯社。历史悠久的沃尔夫通讯社就此告终。

第6题:

莱布尼茨是17世纪伟大的哲学家。他先于牛顿发表了他的微积分研究成果。但是当时牛顿公布了他的私人笔记,说明他至少在莱布尼茨发表其成果的10年前就已经运用了微积分的原理。牛顿还说,在莱布尼茨发表其成果的不久前,他在给莱布尼茨的信中谈起过自己关于微积分的思想。但是事后的研究说明,牛顿的这封信中,有关微积分的几行字几乎没有涉及这一理论的任何重要之处。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莱布尼茨和牛顿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微积分。以下哪项是上述论证必须假设的?

A.莱布尼茨在数学方面的才能不亚于牛顿。

B.莱布尼茨是个诚实的人。

C.没有第三个人不迟于莱布尼茨和牛顿独立地发明了微积分。

D.莱布尼茨和牛顿都没有从第三渠道获得关于微积分的关键性细节。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论述:因为牛顿和莱布尼茨事先都不知道对方的研究成果,所以他们是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微积分。假设、支持、前提类题目,可以采用“加非”的方法,首先将明显错误选项排除,其余的选项,加非后最能驳斥题干的就是最佳选项。A项为明显无关项,排除。B项加非:莱布尼茨“不”诚实——牛顿的信件内容没有给莱提供发明线索,因此莱布尼茨诚实与否与题干推理无关,排除。第三人是否独立地发明了微积分,跟牛顿、莱布尼茨两人发明的联系无关,C项排除。D项加非:莱布尼茨和牛顿有人从第三渠道获得关于微积分的关键性细节。那么就是说可能有人不是独立完成的研究,驳斥题于结论,D项正确。

第7题:

简述莱布尼茨“预定的和谐”的学说。


正确答案: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实体作为世界万物的本质,一方面必须是不可分的单纯性的实体因而具有统一性,另一方面必须在其自身之内就具有能动性的原则,这样的实体就是“单子”。所谓“单子”就是客观存在的、无限多的、非物质性的、能动的精神实体,它是一切事物的“灵魂”和内在目的。单子作为单纯的精神实体具有“知觉”和“表象”的能力,由于“知觉”的清晰程度不同而存在着质的差别,形成了一个等级系列。单子之间的等级是无限的,从上帝到最低级的单子,其间存在着无限多的等级,这些等级之间没有分离的间隔,因而整体是连续的。然而,这一连续性的宇宙图景毕竟只是静态的结构,由于每个单子都是自因的自动机,而且单子与单子之间没有相互的物理影响,所以任何单子的发展变化都有可能破坏这个连续性的整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莱布尼茨提出了“预定的和谐”的理论。上帝在创造每一个单子的时候就已经预见到了一切单子的全部发展情况,在安排好了每个单子各自独立的发展变化的同时,也使其余的单子各自作相应的变化,因而全部单子的发展就自然而然地和谐一致,始终保持着整体的连续性。因此,整个宇宙就好像是一支庞大无比的交响乐队,每件乐器各自按照预先谱写的乐谱演奏不同的旋律,而整个乐队所奏出来的是一首完整和谐的乐曲。
在莱布尼茨哲学中,“预定的和谐”既是宇宙整体的连续性秩序的基础,也是心身关系协调一致的保证,构成了其哲学的最大特点。他以“预定的和谐”这个最大的奇迹排除了其他所有的奇迹,也排除了上帝对自然过程的任意干预。

第8题:

谁建立了第一个成功的科学体系,使得科学家获得了独立的社会身份()

A.达尔文

B.爱因斯坦

C.莱布尼茨

D.牛顿


参考答案:D

第9题:

以下哪项没有尝试用公理化系统的模型来建立哲学体系。()

  • A、笛卡尔
  • B、斯宾诺沙
  • C、老子
  • D、莱布尼茨

正确答案:C

第10题:

谁建立了第一个成功的科学体系,使得科学家获得了独立的社会身份()

  • A、达尔文
  • B、爱因斯坦
  • C、莱布尼茨
  • D、牛顿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