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乘菩提

题目
名词解释题
一乘菩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菩提心的违品是我执,二者就像光明和黑暗一样,那么有我执的凡夫相续中是否具有菩提心?


正确答案: 有。凡夫人在刚开始发心的时候,没有自我希求菩提的心是不可能的,但就算有一点“我”,这与菩提心也不相违,为了利益众生,现在“我”一定要尽快获得佛果。噶当派经常有这样的比喻:好多人陷在泥坑当中,有一个人特别想救旁边的人,但他自己还沉在泥坑里面,救他们没有能力,所以他全力以赴想要解脱出来,目的是什么?不是自己想解脱,而是为了救身边这些人。所以,他想尽一切办法先让自己出来,然后再救他们,到了那个时候,才具足了利他的力量,否则根本没能力救别人。

第2题:

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

  • A、唐僧
  • B、如来
  • C、菩提祖师

正确答案:C

第3题:

美猴王最后来到了灵台方寸山,找到了斜月三星洞,拜谁为师()?

A.菩提大师

B.菩提法师

C.菩提祖师

D.南海观音


参考答案:C

第4题:

菩提心的本体是什么?


正确答案: 就是利益一切众生、让他们获得如来正等觉果位的希求心,《现观庄严论》中所说:“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

第5题:

菩提


正确答案: 意为觉悟,真正的觉悟当悟得生死、涅槃无别而同相,如果鄙生死而尊菩提,则生分别见而非真觉悟。

第6题:

什么叫愿菩提心?什么叫行菩提心?二者有什么区别?


正确答案: 所谓愿菩提心,第一个条件就是要以大悲心来缘众生,第二个条件是以智慧来缘众生获得佛果。在具足这两种条件的前提下,我们发愿:“从现在开始,我要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这就是愿菩提心。
所谓行菩提心,就是在发愿的基础上去做这件事,在实际行动中不离六度万行。
二者的差别就像欲行与正行。比如我要从这里到印度金刚座,在没有去之前,心里有一种“我想要去”的发愿,这种欲心相当于愿菩提心。然后我准备好路费、衣服等行李,正式起程前往印度,这种正行相当于行菩提心。
72、如果仅发愿度化众生、利益众生,暂时和究竟会获得什么样的功德?
答:究竟而言,愿菩提心是获得佛果的唯一因。暂时而言,我们在生死轮回中,依靠它也能产生极大的果报,比如转生天界时,成为梵天、帝释天等具威望名声的天王;转生人间时,可成为转轮王、大施主、大长者,或是拥有万贯家财、地位显赫的企业家、名人等等。虽然发了愿菩提心的人在轮回中还没有解脱,但财力、势力、相貌等各方面,具有非同小可的福德。

第7题:

“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出自()。

  • A、惠能
  • B、菩提达摩
  • C、神秀
  • D、释迦摩尼

正确答案:C

第8题:

菩提树具有易成活、寿命长、小枝萌发能力强、易修剪、根系发达盘根错节等特点,一颗颗金黄色的小小菩提树种子数十年之后竟能长成那样一株让人仰天而望的参天大树,不得不然不人叹为观止,菩提树在佛教的观点看来,是觉悟之树,大智大德之树,是佛系的指定的“圣树”西双版纳奉族全民信奉小乘佛教,对菩提树十分敬重、虔诚、有禁止砍伐菩提树的习俗。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有时会看到菩提树干上缠绕着一圈圈的线绳,那是佛教信徒们的祈祷。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苦提树的生物特性
B.菩提树的观赏价值
C.菩提树的佛教信仰
D.菩提树的特征与佛教信仰

答案:D
解析:
文段首先表述菩提树的特性,接着表述菩提树与佛教的关系。本文是分分结构。因此选择D项

第9题:

菩提树在历史上遭受过哪几次劫难?如今的菩提树,与佛陀成道时的菩提树有何关系?


正确答案: 据历史记载,菩提树曾有几次被毁:
1、阿育王尚未信佛时,信受外道毁佛遗迹,派人砍伐此树,令婆罗门焚烧用以祭天。谁知烧到半途,出现了奇迹——烈火中突然出生两棵菩提树,树叶茂盛青绿。阿育王目睹奇事,深自悔过,当即用牛奶灌溉菩提树根。第二天,菩提树竟完好如初。此后阿育王亲自供养,乐而忘返。
2、阿育王的王妃素来信仰外道,问大臣阿育王天天去哪里,大臣据实以告。王妃迁怒于菩提树,就派人半夜砍了树。第二天阿育王去,见到树被伐,内心非常悲伤,又再祈请,以牛奶灌溉,不日又长回原状。
3、后来有个国王,也破坏佛法,砍掉菩提树,一直掘到见泉水。阿育王的后裔又用牛奶浇灌,经过一晚,树又复生。
至于今日我们看到的菩提树,是阿育王的女儿(也有说妹妹,即僧伽密多比丘尼)在原树上分了一枝,移植到斯里兰卡。长成之后,正逢印度被回教侵犯,毁坏了原先的菩提树,他们又从斯里兰卡的树上取下树枝,于印度金刚座种植成活,直至今天。菩提树虽然饱经沧桑,但它的“血脉”仍不断生长。这棵菩提树,经论中讲了它的许多功德,比如见到后生起菩提心,接触后生起大慈大悲,等等数不胜数。

第10题:

一乘菩提


正确答案: 谓一乘才是真实的菩提,其他二乘和三乘都是方便的菩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