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待试验菌悬液与消毒剂混合相互作用至预定时间,分别吸取0.5mL试验菌与消毒剂混合液加于4.5mL经灭菌的中和剂中,混匀

题目
单选题
将待试验菌悬液与消毒剂混合相互作用至预定时间,分别吸取0.5mL试验菌与消毒剂混合液加于4.5mL经灭菌的中和剂中,混匀,再进行活菌培养计数,试验重复3次的方法的试验是(  )。
A

B

C

D

E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消毒剂对医疗器械的模拟现场灭菌试验时,阴性对照组不能加入的物质是

A、中和剂

B、采样液

C、稀释液接种培养基

D、未用过的同批培养基

E、菌液


参考答案:E

第2题:

醋酸可地松混悬型注射液

A、过滤除菌

B、热压灭菌

C、煮沸灭菌

D、气体灭菌

E、干热灭菌


正确答案:C

第3题:

有关中和剂鉴定试验的设计原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中和剂应对测试消毒剂有良好的中和作用,且对试验微生物以及其恢复期培养无不良影响

B、可以对多个中和剂进行初选

C、试验中所用的消毒剂浓度应以杀菌试验中使用的最高浓度为准

D、鉴定试验中,消毒后去除残留消毒剂组(第2组)无菌生长时,应缩短作用时间或降低消毒剂作用浓度再次进行中和剂鉴定试验

E、同一种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真菌、细菌芽胞进行杀灭试验时,以抗力最强的微生物进行中和剂试验


参考答案:E

第4题:

本案例喷泡沫试验时应进行的检测项目有( )。

A.泡沫枪的进口压力和射程

B.泡沫混合液的混合比

C.泡沫混合液的发泡倍数

D.泡沫混合液输送到最不利储罐的时间

E.系统从喷水至喷泡沫的转换时间


正确答案:BCD

第5题:

在细菌与真菌杀灭试验中所用除药方法的鉴定,至少应平行进行以下哪组试验( )

A.第一组中和剂+菌悬液→培养

B.第2组(消毒剂+中和剂)+菌液→培养

C.第3组稀释液+菌悬液→培养

D.第4组稀释液+中和剂+培养基→培养


正确答案:ABCD

第6题:

同一消毒剂拟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细菌芽胞进行杀灭试验时,进行中和剂试验应选用的组合是

A、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细菌芽胞

B、白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细菌芽胞

C、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

D、白念珠菌、细菌芽胞

E、细菌芽胞


参考答案:B

第7题:

中和剂试验设计的原则下列哪几项正确( )

A.通过所设各组试验结果综合分析,应可确定所用中和剂是否对测试消毒剂有良好的中和作用,对试验用微生物以及其恢复期培养是否有害或不良影响

B.试验中所用消毒剂的浓度应为杀菌试验中使用的最高浓度

C.同一消毒剂拟对多种微生特进行杀灭试验时,所用中和剂应按微生物种类分别进行鉴定试验

D.鉴定时根据所用杀菌试验方法,相应使用悬液或载体进行试验


正确答案:ABCD

第8题:

用于消毒剂鉴定试验的菌悬液,下列制备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8099)取其第3~14代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18~24小时)制备成菌悬液进行试验

B、白念珠菌(ATCC10231)取其第5~6代的沙堡琼脂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18~24小时)制备成菌悬液进行试验

C、黑曲霉(ATCC16404)取其第3代的麦芽浸膏肉汤培养基培养物制备成分生孢子悬液进行试验

D、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TCC9372)取其第3~14代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1~24小时)制备成菌悬液进行试验

E、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ATCC93326)取其第5~6代分枝杆菌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72小时)制备成菌悬液进行试验


参考答案:D

第9题:

醋酸可的松混悬型注射液使用( )。

A、过滤除菌

B、热压灭菌

C、煮沸灭菌

D、气体灭菌

E、干热灭菌


正确答案:C
解析:注射剂的灭菌及无菌技术

第10题:

食(炊)具模拟现场消毒试验中,阴性对照组需加入的物质是()

A.中和剂和PBS培养基

B.消毒剂

C.菌液

D.中和剂和消毒剂

E.中和剂和菌液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阴性对照组是检验实验全过程中所用试剂和操作是否受到污染。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