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十二条给出的定义,是指全部或部分位于领海外界限之内,或全部位于领海外界限之外的通常用于船舶

题目
单选题
(),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十二条给出的定义,是指全部或部分位于领海外界限之内,或全部位于领海外界限之外的通常用于船舶装卸和锚泊的水域,属于领海范围。
A

江河

B

港口

C

港外锚地

D

内陆水道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海洋法公约》对相邻或相向国家领海及大陆架划界的原则或方法是如何形成的?


正确答案: 领海:沿海国的主权及于领海的上覆水域及其上空、海床和底土。外国船舶在沿海国领海内享有无害通过权。
海洋法上大陆架: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到大陆边的外缘的距离不到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的距离。

第2题: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从领海基线量起,领海宽度不应超过()。

  • A、3海里
  • B、12海里
  • C、24海里
  • D、200海里

正确答案:B

第3题: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可以要求从测算其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超过()海里的领海和不超过()的毗连区。


参考答案:12;24

第4题:

依《领海及毗连区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及国际习惯法,沿海国对领海享有的权利以及承担的义务有下列哪些?()

  • A、沿海国对领海内的一切资源享有专属权利,任何国家和个人非经沿海国同意不得加以开发和利用
  • B、外国船舶和飞机在领海上可以无害通过
  • C、沿海国沿岸任何两个港口之间的航行运输权专属于沿海国船舶
  • D、沿海国可对无害通过沿海国领海的该外国船舶从事执行或加以扣押以进行民事诉讼

正确答案:A,C

第5题:

历史上第一个全面的海洋法法典是:()

  • A、大陆架公约
  • B、领海与毗邻区公约
  • C、公海公约
  • D、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正确答案:D

第6题:

第一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制订了《领海与毗连区公约》。()


正确答案:正确

第7题: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不应超过()海里。

  • A、6
  • B、9
  • C、12
  • D、15

正确答案:C

第8题:

下列关于海洋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领海与毗邻区公约》、《大陆架公约》、《公海公约》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都是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的,合称为日内瓦海洋法四公约

B.由沿岸最低潮线构成的基线称为“正常基线”,我国就是采用“正常基线”作为沿岸的领海基线

C.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海洋划分为内水、领海、毗邻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群岛水域和公海八个海域

D.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外籍船进出我国港1:1须提交有关文件,在港内的航行或停泊都需要接受强制引航


正确答案:D
本题考查日内瓦海洋法四公约、基线、海域的划分和我国的港口制度。
A选项中《领海与毗邻区公约》、《大陆架公约》、《公海公约》以及《捕鱼与养护生物资源公约》合称为日内瓦海洋法四公约。B选项中作为海洋法划分其他海域的起算线,领海基线分为正常基线和直线基线,在海岸曲折、近岸岛屿密布的情况下,通常采用直线基线来划分海域,我国采用的正是直线基线。C选项中《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将海洋划分为内水、领海、毗邻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群岛水域、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等9个海域。

第9题: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外国船舶在通过领海时从事活动属于无害通过。()

  • A、为救助遇险或遭难的人员而停船
  • B、进行研究及测量活动
  • C、干扰沿海国通讯系统
  • D、捕鱼

正确答案:A

第10题:

领海的宽度:每一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的宽度,直至从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定的基线量起不超过()海里的界限为止。

  • A、二十四
  • B、二十
  • C、十二
  • D、六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