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真出没时,其视高度约为2/3太阳视直径,则测者眼高约为()。

题目
单选题
太阳真出没时,其视高度约为2/3太阳视直径,则测者眼高约为()。
A

5m

B

10m

C

16m

D

21m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观测太阳真出没方位求罗经差时,太阳真出没的时刻是指当太阳下边沿视高度约为:

A.1/3太阳直径

B.2/3太阳直径

C.3/2太阳直径

D.1/2太阳直径


正确答案:B

第2题:

从地球大气层外测得太阳光谱中λm约为490nm,则太阳表面温度为()。(b=2.898×10-3m·k)。


正确答案:5914K(或5910K)

第3题:

太阳真出没是指:

A.太阳上边沿与水天线相切时

B.太阳上边沿与测者地心真地平相切时

C.太阳中心恰好通过测者地心真地平时

D.太阳下边沿恰好与测者地心真地平相切时


正确答案:C

第4题:

问答题
为什么视太阳日长度会有季节变化?为什么二至日的视太阳日长度大于二分日?为什么最长的视太阳日不是南至日,而在南至日之后?为何太阴日的均长约为24h50m?

正确答案: 视太阳日长度变化的原因有两个:
(1)地球公转速度的不均匀。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由于日地距离的变化,地球公转速度的不等,造成太阳每日黄经差的周年变化。在近日点时,地球公转最快,太阳每日黄经差最大;在远日点时,地球公转最慢,太阳每日黄经差最小。
(2)更主要的原因是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同样的黄经差造成的太阳每日赤经差也因季节而变化,从而直接影响了视太阳日的长短。在二分时,同样的黄经差造成的赤经差最小,视太阳日最短,在二至时,同样的黄经差造成的赤经差最大,视太阳日最长。
以上椭圆轨道和黄赤交角二个原因共同影响的结果,造成了视太阳日的季节变化,使得视太阳日长度在二至时最长,二分时最短,冬至长于夏至,春分长于秋分。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影响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因素有()

  • A、地理纬度
  • B、太阳赤纬
  • C、太阳视半经
  • D、太阳入射角的大小

正确答案:A,B

第6题:

一天中,我们发现太阳初升时的视直径大于中午是因为()

  • A、早晨太阳离地球近
  • B、人眼的错觉
  • C、中午气温高
  • D、地形的变化

正确答案:B

第7题:

太阳的直径是1600000km,约为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直径的十三倍。

  • A、金星
  • B、天王星
  • C、木星
  • D、地球

正确答案:C

第8题:

太阳真没后,当其真高度等于-6°这一瞬间称为:

A.民用昏影终

B.航海昏影终

C.视没

D.天文昏影终


正确答案:A

第9题:

单选题
太阳真出比太阳视出要(),太阳真没比太阳视没要()。
A

晚;晚

B

晚;早

C

早;早

D

早;晚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单选题
一天中,我们发现太阳初升时的视直径大于中午是因为()
A

早晨太阳离地球近

B

人眼的错觉

C

中午气温高

D

地形的变化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