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从静止逐级动车,直至达到定常速度,轻载船舶约需10~13倍船长左右的距离
船舶从静止逐级动车,直至达到定常速度,轻载船舶约需13~15倍船长左右的距离
船舶从静止逐级动车,直至达到定常速度,轻载船舶约需5~10倍船长左右的距离
船舶从静止逐级动车,直至达到定常速度,轻载船舶约需15~20倍船长左右的距离
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启动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3题:
A、GZ是指倾斜前后浮心间的距离
B、GZ是指船舶重心到船舶漂心的距离
C、GZ是指倾斜前船舶重心到船舶浮心的距离
D、GZ是指船舶重心至倾斜后浮力作用线间的垂直距离
第4题:
下列哪种方法是借助救生艇缆绳离开航行中船舶的正确操作?()
第5题:
船舶由静止状态进车,达到相应稳定船速的前进距离,是衡量船舶()的指标。
第6题:
船舶由静止状态进车,达到相应稳定船速的前进距离,是衡量船舶______的指标。
A.制动性能
B.停船性能
C.船速
D.启动性能
第7题:
下列关于船舶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8题:
下列哪种方法是借助救生艇缆绳离开航行中船舶的正确操作?
A.解掉艇首缆绳,启动艇机,用车,驶离船舶
B.稍用外舷舵,使艇与船偏离一段距离,启动艇机、用车,解掉缆绳驶离
C.稍用里舷舵,操艇与船航行一段距离,启动艇机、用车,解掉缆绳驶离
第9题:
根据内河船舶避碰的实际,判断船舶是否存在碰撞危险是根据:()
第10题:
内河船舶对能见度等级的划分依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