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30日,甲到某商店买衣服,该商店故意隐瞒实情,将一件有隐蔽质量问题的衣服卖给了甲,甲仔细检查后未发现。5月

题目
单选题
2018年4月30日,甲到某商店买衣服,该商店故意隐瞒实情,将一件有隐蔽质量问题的衣服卖给了甲,甲仔细检查后未发现。5月6日甲穿该服装上班,单位同事发现该服装存在质量问题。甲找商店退货,被拒绝。于是甲于6月1日向人民法院起诉了该商店。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下述观点正确的是(  )。
A

甲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

B

诉讼时效期间自2018年4月30日开始计算

C

诉讼时效自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中止

D

诉讼时效自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中断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05年6月20日,张某到某商店买衣服,该商店故意隐瞒实情,将一件有隐蔽质量问题的衣服卖给了张某,张某仔细检查后但未发现此瑕疵。7月1日,张某穿着该衣服上班,单位同事发现该衣服存在质量问题。于是张某8月1日向人民法院起诉了该商店。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 )。

A.该商店的行为属于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未声明的行为

B.诉讼时效期间自2005年7月1日开始计算

C.如果超过了2025年7月1日,那么张某的权利不会得到人民法院的保护

D.张某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核诉讼时效的规定。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适用于1年的特别诉讼时效期间,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在本题中,诉讼时效期间应当从7月1日开始计算,根据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张某的权利侵害之日为2005年6月20日,因此保护时效为2005年6月20日-2025年6月20日。

第2题:

消费者甲在某知名网站上向经营者乙购买了一件衣服(150元),衣服到手后,甲发现衣服的材质与款式与乙描述的不一致,则甲可向乙要求增加赔偿()。

A.300元
B.450元
C.500元
D.1000元

答案:C
解析: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3题:

2009年4月30日,甲到某商店买衣服,该商店故意隐瞒实情,将一件有隐蔽质量问题的衣服卖给了甲,甲仔细检查后未发现。5月6日甲穿该服装上班,单位同事发现该服装存在质量问题。甲找商店退货,被拒绝。于是甲于6月1日向人民法院起诉了该商店。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述观点正确的是( )。

A.甲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

B.诉讼时效期间自2009年4月30日开始计算

C.诉讼时效自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中止

D.诉讼时效自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中断


正确答案:D
解析: 选项A,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适用于1年的特别诉讼时效期间。选项B,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在本题中,诉讼时效期间应当从5月6日开始计算。选项C,甲于6月1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第4题:

甲、乙在一起闲谈。甲无意中说起:“偷东西,哪个都会干。比如趁商店快下班时躲藏在商店里不要走,然后等到夜深人静时,拿点里面的东西再想办法出来就是了。”乙听后便于当晚潜入某商店盗窃了几件衣服。甲的行为()。

  • A、不构成犯罪
  • B、构成从犯
  • C、构成教唆犯
  • D、构成主犯

正确答案:A

第5题:

小明在商店买衣服,原价是80元的衣服打6折后,小明应付多少钱?


正确答案: 80×60%=48,小明应付48元。

第6题:

甲误将一件内藏5000己人民币的旧大衣扔到垃圾堆,旧大衣被拾荒人乙拾到,并发现了此钱。后甲闻讯前往乙家要钱,未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已丢弃衣服和钱,不应该再要回
B.乙依据先占原则得到衣服和钱
C.该钱为隐藏物,乙因发现而取得
D.乙应将钱还甲,仅仅保有大衣

答案:D
解析:
题干中甲是误将内藏5000元的大衣丢弃,甲仅仅对旧大衣有抛弃所有权的意思表示和行为,而没有抛弃隐藏物5000元人民币的所有权。根据《物权法》第114条的规定,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者隐藏物的,参照拾得遗失物的有关规定。该法第109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因此,乙只能取得旧大衣的所有权,5000元人民币应返还权利人甲。故本题答案为D。

第7题:

甲外出倒垃圾,刚好遇见邻居乙外出扔自己穿不下的衣服。甲见衣服成色还不错,遂想从乙手中买下衣服。乙表示,两家都是邻居,关系又好,哪里需要谈钱,遂直接将衣服交给了甲。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通过原始取得的方式取得了衣服的所有权
B.甲通过继受取得的方式取得了衣服的所有群
C.甲没有取得衣服的所有权,乙可以要求甲返还该衣服
D.乙是以事实行为放弃了对衣服的所有权

答案:B
解析:
本题涉及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的区分。在本题中,甲乙二人就衣服所有权的转移达成的是赠与合同,甲取得对衣服所有权的方式是继受取得,而非原始取得,故A项说法错误,B项说法正确。本题中,甲乙二人达成赠与约定后,乙向甲交付了衣服,故甲已经取得了对衣服的所有权,乙则是以法律行为的方式放弃了对衣服的所有权,故C、D两项说法错误。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

第8题:

2007年6月20日,张某到某商店买衣服,该商店故意隐瞒实情,将一件有隐蔽质量问题的衣服卖给了张某,张某仔细检查后未发现此瑕疵。7月1日,张某穿着该衣服上班,单位同事发现该衣服存在质量问题。于是张某8月1日向人民法院起诉了该商店。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 )。

A.该商店的行为属于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未声明的行为

B.诉讼时效期间自2007年7月1日开始计算

C.如果超过了2027年8月1日,那么张某的权利不会得到人民法院的保护

D.张某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诉讼时效的规定。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适用于1年的特别诉讼时效期间,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在本题中,诉讼时效期间应当从7月1日开始计算,根据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张某的权利侵害之日为2007年6月20日,因此保护时效为2007年6月20日—2027年6月 20日。

第9题:

某日,甲于某小学放学之际,在校门前拦截了一名一年级男孩(7岁),以受该小学生父母委托带其回家为由,将其骗走,随即带该男孩到某个体商店,向商店老板购买价值5000余元的高档烟酒。在交款时,甲称未带够钱,将男孩留在商店,回去拿钱交款后再将男孩带走,商店老板以为男孩是甲的儿子便同意了,甲携带烟酒逃之夭夭。甲构成何罪?()

  • A、侵占罪
  • B、拐骗儿童罪
  • C、拐卖儿童罪
  • D、诈骗罪

正确答案:B,D

第10题:

甲的外孙女乙因买货与店主丙发生纠纷,后被丙殴打。乙叫来甲,甲到丙的商店后,直接将丙商店内的商品丢到地上及商店门外,导致价值500元的商品被损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任意损毁丙商店的商品,构成寻衅滋事
  • B、甲损毁丙商店的商品,构成故意损毁财物
  • C、丙的行为构成殴打他人
  • D、甲、丙的行为均可调解处理

正确答案: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