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2018年1月31日外购一栋房产将其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入账成本为3000万元,预计使用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

题目
单选题
甲公司2018年1月31日外购一栋房产将其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入账成本为3000万元,预计使用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转换日固定资产未计提减值准备。2019年2月28日将该房产对外出租,当日该房产的公允价值为3100万元,甲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考虑所得税及其他相关因素,则下列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A

计入投资性房地产的入账成本为3000万元

B

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金额为100

C

计入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的金额为162.5万元

D

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为262.5万元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16年12月20日,甲公司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入账成本为4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零,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会计上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法上的预计净残值和预计使用寿命与会计上一致,但要求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不考虑其他因素,则2017年12月31日,甲公司因该项业务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为()。

A.0

B.应纳税暂时性差异40万元

C.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万元

D.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0万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2017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400-400×(2/10)=3200万元),计税基础=400-400/10=3600万元),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所以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0万元。

第2题:

2013年3月31日,甲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对某固定资进行改良,该固定资产账产账面原价为36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已使用3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甲公司支付出包工程款96万元。2013年8月31日,改良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重新预计尚可使用4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计提折旧。2013年度该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为( )万元。

A.128

B.180

C.308

D.384


正确答案:C
解析:2013年8月31日改良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3600-(3600/5)×3+96=1536(万元),2013年应该计提折旧=(1536/4)×(4/12)=128(万元)。2013年月1月份到3月份应计提的折旧=(3600/5/12)×3=180(万元),所以2013年应计提折旧=180+128=308(万元)。

第3题:

2005年3月31日,甲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对某固定资产进行改良,该固定资产账面原价为36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已使用3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甲公司支付出包工程款96万元。2005年8月31日,改良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4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5年度,该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为( )

A、128万元

B、180万元

C、308万元

D、384万元


正确答案:C

第4题:

甲公司于2×19年1月1日收到政府拨付的600万元款项,用于正在建造的新型设备,至2×19年12月31日,新型设备建造完成,建造成本为3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甲公司采用净额法核算政府补助,则2×20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  )万元。

A.2280
B.2160
C.2250
D.3000

答案:B
解析:
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在取得时计入递延收益,净额法核算下,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冲减相关资产价值,2×19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3000-600=2400(万元),2×20年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金额=2400×2/20=240(万元),则2×20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2400-240=2160(万元)。

第5题:

乙公司和丙公司均为纳入甲公司合并范围的子公司。2013年6月1日,乙公司将其产品销售给丙公司,售价125万元(不含增值税),销售成本113万元。丙公司将其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并当月投入使用,丙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4年,预计净残值为零。甲公司在编制2015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调减“固定资产”项目的金额是(  )万元。

A.1.50
B.4.50
C.1.75
D.7.50

答案:B
解析:
甲公司在编制2015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调减“固定资产”项目的金额=(125-113)-(125-113)/4×2.5=4.50(万元)。

第6题:

2×10年5月10日,甲公司以160万元的价格将其生产的设备出售给其子公司。甲公司该设备的成本为150万元。子公司购入后将该设备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于当年6月20日投入使用。子公司对该设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甲公司编制当年度合并利润表时,该固定资产内部交易抵销处理对利润总额的影响金额为 ( )万元。

A.1

B.9

C.10

D.11


正确答案:B
解析:该固定资产内部交易抵销处理对利润总额的影响金额=(160-150)-(160/5/2- 150/5/2)=9(万元)。会计处理:
购入当期内部交易的固定资产的抵销处理
借:营业收入(内部销售收入)       160
贷:营业成本(内部销售成本)       150
固定资产——原价(差额,即未实现的毛利) 10
同时,将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当期多计提的折旧费用和累计折旧予以抵销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当期多计提的折旧)         1
贷:管理费用(当期多计

第7题:

2019年3月31日,甲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对某固定资产进行改良,该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18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截止到2019年3月31 日已使用3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改良过程中,甲公司支付出包工程款48万元(不考虑增值税)。 2019年8月31日,改良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4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19年度该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为( )万元。

A.154
B.90
C.64
D.192

答案:A
解析:
2019年8月31日改良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800-1800/5×3+48=768(万元);2019年9月份到12月份应该计提折旧=768/4×4/12=64(万元);2019年1月份到3月份应计提的折旧=1800/5/12×3=90(万元),所以2019年应计提折旧=90+64=154(万元)。

第8题:

2014年甲公司购置一台不需安装即可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6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甲公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要求计算该固定资产各年的折旧额。


参考答案:第一年计提折旧金额:600*(2/5)=240(万元)
第二年计提折旧金额:(600-240)*(2/5)=144(万元)
第三年计提折旧金额:(600-240-144)*(2/5)=86.4(万元)
第四年计提折旧金额:(600-240-144-86.4)/2=64.8(万元)
第五年计提折旧金额:(600-240-144-86.4)/2=64.8(万元)

第9题:

甲公司拥有乙和丙两家子公司。2015年6月15日,乙公司将其产品以市场价格销售给丙公司,售价为200万元,销售成本为152万元。丙公司购入后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使用,预计使用寿命为4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则丙公司的管理用固定资产在甲公司2016年年末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项目列报的金额是( )万元。

A.95
B.125
C.200
D.48

答案:A
解析:
丙公司管理用固定资产在甲公司2016年年末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项目列报的金额=152-152/4×1.5=95(万元)
或者:其=个别报表中的金额(200-200/4×1.5)-抵销分录中的金额(48-18)=95(万元)
2015年抵销分录:
借:营业收入200
贷:营业成本152
固定资产——原值48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48/4×6/12)6
贷:管理费用6
2016年抵销分录是: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48
贷:固定资产——原值48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18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6
管理费用(48/4)12

第10题:

2020年3月31日,甲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对某项固定资产进行改良,该固定资产原价为3 6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截止到2020年3月31日已使用3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甲公司支付出包工程款96万元。2020年8月31日,改良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4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该项固定资产2020年度应计提的折旧是( )万元。

A.308
B.180
C.128
D.384

答案:A
解析:
改良前折旧=3 600/5/12×3=180(万元)
  改良后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3 600-3 600/5×3+96=1 536(万元)
  改良后折旧=1 536/4×4/12=128(万元)
  2020年度应计提的折旧=128+180=308(万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