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8岁,肝硬化病史,消瘦3个月,皮肤黄染,超声描述:肝右叶一低回声区,边界不清,内回声不均,CDFI:低回声区

题目
单选题
患者,男,58岁,肝硬化病史,消瘦3个月,皮肤黄染,超声描述:肝右叶一低回声区,边界不清,内回声不均,CDFI:低回声区内可见分支状血流信号。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肝囊肿

B

肝脓肿

C

肝癌

D

胆管扩张

E

多囊肝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25岁,右上腹隐痛不适,发热,无肝炎,超声描述:肝右叶一低回声,边界尚清,内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CDFI:低回声区周边可见短线状血流信号。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肝囊肿
  • B、肝脓肿
  • C、肝癌
  • D、胆管扩张
  • E、多囊肝

正确答案:B

第2题:

患者,47岁,男性,肺癌病史,超声检查发现肝内多发低回声区,边界不清,内回声欠均,CDFI:低回声区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考虑为转移性肝癌肝脏哪一部位的病灶最易漏诊()

  • A、肝叶
  • B、肝尾叶
  • C、肝右后叶
  • D、肝膈顶部
  • E、肝右前叶

正确答案:D

第3题:

腮腺癌的超声表现不包括

A、肿瘤多呈不均质低回声区,也可呈强回声区

B、肿瘤较大有囊性交时,为囊实性混合回声

C、肿物边界不清晰

D、CDFI显示少血管表现

E、CDFI显示多血管表现,血流丰富


参考答案:D

第4题:

患者,47岁,男性,肺癌病史,超声检查发现肝内多发低回声区,边界不清,内回声欠均,CDFI:低回声区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考虑为转移性肝癌肝癌除癌灶超声表现外,最常见的继发声像图表现是:①压迫周围血管,肝门区病变常压迫胆管及门静脉;②门静脉及下腔静脉中癌栓;③肝内转移卫星病灶;④肝门和腹腔淋巴结肿大()

  • A、①②③
  • B、②
  • C、②④
  • D、④
  • E、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E

第5题:

患者,42岁,男性,有乙肝病史,因体检发现肝内占位性病灶入院,查体,肝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肝功轻度升高,AFP:585ng/U,超声检查:肝左叶低回声区,大小2.0cm×2.5cm,边界欠清晰,内部回声欠均匀,CDFI:低回声区内可见较多短线状血流信号。要进一步定性以上低回声病灶,影像学检查方法有()

  • A、超声造影检查
  • B、CT增强
  • C、MRI
  • 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第6题:

患者,47岁,男性,肺癌病史,超声检查发现肝内多发低回声区,边界不清,内回声欠均,CDFI:低回声区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考虑为转移性肝癌转移性肝癌的声像图特征有()

  • A、病灶多发、大小相近
  • B、病灶多分布在静脉侧端
  • C、病灶血供相对比原发性肝癌少
  • D、除病灶外肝实质的背景回声可正常
  •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E

第7题:

患者,男,58岁,肝硬化病史,消瘦3个月,皮肤黄染,超声描述:肝右叶一低回声区,边界不清,内回声不均,CDFI:低回声区内可见分支状血流信号。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肝囊肿
  • B、肝脓肿
  • C、肝癌
  • D、胆管扩张
  • E、多囊肝

正确答案:C

第8题:

临床资料:男,41岁;自述明显消瘦、腹胀、食欲不振;患慢性乙型肝炎18年,化验检查:AFP增高。超声综合描述:肝表面不平,回声明显不均,有结节感,部分结节互相融合,肝中裂增宽,三支肝静脉变细,门静脉内径1.6cm,肝右叶可见7.1cm×4.2cm低回声区,内回声不均,CDFI:低回声内可见动静脉血流信号,周边可见血管绕行。见下图及彩图。

超声提示:

A、肝硬化

B、肝癌

C、门静脉增宽

D、以上各项均是


参考答案:D

第9题:

患者,42岁,男性,有乙肝病史,因体检发现肝内占位性病灶入院,查体,肝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肝功轻度升高,AFP:585ng/U,超声检查:肝左叶低回声区,大小2.0cm×2.5cm,边界欠清晰,内部回声欠均匀,CDFI:低回声区内可见较多短线状血流信号。根据患者的病史,不应考虑的是()

  • A、肝囊肿
  • B、肝血管瘤
  • C、肝腺瘤
  • D、再生结节
  • E、肝癌

正确答案:A

第10题:

单选题
患者,47岁,男性,肺癌病史,超声检查发现肝内多发低回声区,边界不清,内回声欠均,CDFI:低回声区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考虑为转移性肝癌肝脏哪一部位的病灶最易漏诊()
A

肝叶

B

肝尾叶

C

肝右后叶

D

肝膈顶部

E

肝右前叶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