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一氧化碳(CO)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题目
问答题
简述一氧化碳(CO)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差动式电容测厚传感器的的工作原理。


正确答案:电容测厚传感器是用来对金属带材在轧制过程中厚度的检测,其工作原理是在被测带材的上下两侧各置放一块面积相等,与带材距离相等的极板,这样极板与带材就构成了两个电容器C1、C2。把两块极板用导线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极,而带材就是电容的另一个极,其总电容为C1+C2,如果带材的厚度发生变化,将引起电容量的变化,用交流电桥将电容的变化测出来,经过放大即可由电表指示测量结果。

第2题:

简述氧传感器工作原理?


正确答案:氧传感器是利用稳定的二氧化锆陶瓷在650℃以上的环境中产生的氧离子导电特性而设计的。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如果在二氧化锆块状陶瓷两侧的气体中分别存在着不同的氧分压(即氧浓度)时,二氧化锆陶瓷内部将产生一系列的反应,和氧离子的迁移。这时通过二氧化锆两侧的引出电极,可测到稳定的毫伏级信号,我们称之为氧电势。它服从能斯特(Nernst)方程,通过能斯特方程我们就可以得到被测炉气氛中的氧分压和氧电势的关系。

第3题:

简述电阻应变式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参考答案:电阻应变式位移传感器是将被测位移引起的应变元件产生的应变,经后续电路变换成电信号输出,从而测出被测位移。

第4题:

简述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它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把一个线圈放到一块金属导体板附近,相距为δ,当线圈通以高频交流电流i时,便产生磁通Φ,此交变磁通通过邻近的金属板,金属板上便产生闭合的感应电流i1,即涡电流,涡电流也会产生交变磁场Φ1,根据楞次定律,涡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Φ1与线圈的磁场Φ变化方向相反,Φ1总是抵抗Φ的变化,由于涡电流磁场的作用,使原线圈的等效阻抗Z发生变化,变化程度与δ有关。

第5题:

简述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根据工作原理,电容式传感器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正确答案:两平行极板组成的电容器,如果不考虑边缘效应,其电容量为C=εS/δ。 当被测量的变换使δ(电容极板间距)、S(电容极板有效面积)或ε(电容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任一参数发生变化时,电容量C也就随之变化,这就是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电容式传感器分为三类:变极距(或变间隙型)、变面积型和变介电常数型。

第6题:

简述一氧化碳(CO)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正确答案: 电化学传感器是一个充满电解液的电解槽,在其中设置两个或几个电极,接入测量电路。还需一个稳定可调的供电电压。传感器中的电解液是电源间的传导介质,它具备易溶解待测气体和反应生成物的能力。常用的电解液有H2S04、KOH等水溶液。电化学C0传感器一般选用25%~30%的硫酸溶液。
电化学传感器的工作过程是:空气中的C0气体经扩散通过渗透薄膜溶解液中,并在工作阳极上发生电化学氧化反应:CO+H20→C02+2H++2e-
氧化反应产生的C02气体经渗透薄膜溢出,H+在外加电场力的作用下经电解液运动到阴极,电子则经外电路运动到阳极。由于H+、e-的产生和运动改变了工作电极附近的极化效应和电解液的电导率,所以在明、阳极之间形成一个微电流增量。这一微电流增量与外界空气的C0气体的浓度有关。
在工作阴极,外界氧气扩散经渗透膜进入电解液,并在电极表面产生电化学还原反应:02+H++e-→H20。从而完成全部测量转换过程。

第7题:

简述拉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正确答案: 拉压传感器系采用应变简及粘贴于梁上的应片组成的力─电换能器。贴于应变筒上的四片应变片,连接成桥路,受力时应变片阻值发生变化,使电桥失去平衡,从输出端获得一个与拉应力成正比的电信号。

第8题:

简述转速传感器的作用和根据其工作原理的分类。


正确答案: 转速传感器是测量转动物体转速的传感器,根据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磁电式、光电式、离心式、涡流式和霍尔式及直流测速发电机等。
在通信电源监控中,转速传感器主要用于对油机转速的测量,一般多采用磁电式和涡流式转速传感器。

第9题:

简述进气温度、水温传感器作用与工作原理?


正确答案: 进气温度传感器:给ECU提供进气温度信号,作为燃油喷射和点火正时控制的修正信号。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给ECU提供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信号,作为燃油喷射和点火正时控制修正信号。
工作原理:采用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负温度系数:温度升高,电阻下降

第10题:

简述差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正确答案:当被测压力或压力差作用于膜片并产生位移时,所形成的两个差动电容器的电容值一个增大,一个减小。该电容的变化经测量电路可转化成与压力或压力差相对应的电流或者电压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