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犯罪问题的主要特点是()

题目
多选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犯罪问题的主要特点是()
A

青少年犯罪依然十分突出

B

职权犯罪日益突出

C

性犯罪和毒品犯罪死灰复燃

D

违害国家安全罪突出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也面临许多问题。请概述“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全面,有条理,不必写成文章,不超过300字。


正确答案:
[答案提示]资料主要反映了以下两个问题:首先,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协调,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要振兴。主要表现在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人均发展水平的差距仍然过大,而且呈继续扩大的态势;特殊类型区域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老少边穷地区贫困问题依然突出,资源面临枯竭;环境承载压力过大等。其次,城乡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城乡分割;农村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远远低于城市,城乡公民之间国民待遇不平等;城乡土地的不对称性使农村无法与城市平等地分享由发展机遇带来的资源收益。

第2题:

自20世纪以来,我国的文献整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从总体来看,大多欠缺传统文献学的扎实功底,有编纂而无研究,有目录而无解题,未能很好地起到提纲挈领、指示门径的作用。从古籍文献的点校来看,点校质量参差不齐,一些点校整理本误点误断及文字讹误比比皆是,有的甚至不堪卒读。从古籍的数字化来看,有的未能完整准确地反映原书面貌,有的还出现新的讹误。从查阅利用来看,相忽视了基础文献的精读的研究,也忽视了目录、版本、校勘、考证、辨伪、辑佚待基本功训练。


第3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订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仓库法》来指导仓储行业的快速发展。()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4题:

我国改革开放后,犯罪状况的显著特点是()。

  • A、发案数剧增
  • B、流动人口犯罪突出
  • C、新型犯罪不断出现
  • D、暴力犯罪向恶性化发展

正确答案:A,B,C,D

第5题:

我国改革开放后,犯罪状况的显著特点是()。

  • A、敌对分子犯罪突出
  • B、暴力犯罪向恶性化发展
  • C、发案数剧增
  • D、流动人口犯罪突出
  • E、新型犯罪不断出现

正确答案:B,C,D,E

第6题: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行国债的主要形式是【 】

A.国库券

B.国家建设债券

C.金融债券

D.国家重点建设债券

E.特种债券


正确答案:ABDE

第7题:

下列诸项中,关于我国犯罪现象表述正确的有()。

  • A、1981年,党中央做出了《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即“严打”决定
  • B、1956—1965年是新中国社会治安的黄金时代,发案率低,群众安全感高
  • C、20世纪90年代以来,侵犯财产犯罪是我国最主要的犯罪类型
  • D、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黑社会犯罪问题突出
  • E、卖淫、嫖娼、吸毒是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

正确答案:B,C

第8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关于经济区域划分,主要有()经济区的划分。


参考答案:大经济区、省级经济区和省内

第9题:

简述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法学的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


正确答案: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法学的发展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1986年):经济法学的初创阶段。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提倡加强法制建设。于是,经济法的立法和研究工作正式启动,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蓬勃发展起来。
第二阶段(1986年——1998年):经济法学的曲折发展阶段。在这一漫长的时期里,经济法学走过从了高潮到低谷的艰难发展之路。在这一阶段,经济法学又受到了来自民法学、商法学行政法学和国际经济法学等的有力挑战,其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成为我国经济法学发展的最困难阶段。尽管如此,经济法学仍然随着经济法的曲折发展而得到了平缓的发展。
第三阶段(1998年至今):经济法学的成熟阶段。经济法学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经济法学体系和研究方法,奠定了我国经济法学繁荣发展的基础。此外,由于国际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国出现了许多新型经济关系,相应地经济法律、法规也相继出台或有望出台,这也是我国经济法学研究的新领域。

第10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犯罪问题的主要特点是()

  • A、青少年犯罪依然十分突出
  • B、职权犯罪日益突出
  • C、性犯罪和毒品犯罪死灰复燃
  • D、违害国家安全罪突出

正确答案: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