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问答题:某商业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5年3月初留抵税额2000元,3月发生下列业务:(1)购入商品一批,取得

题目
问答题
计算问答题:某商业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5年3月初留抵税额2000元,3月发生下列业务:(1)购入商品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10000元,税款1700元; (2)因管理不善丢失一批3个月前从农民手中收购的粮食,账面成本5220元(假设不含运费); (3)从农民手中收购大豆1吨,收购凭证上注明收购款1500元; (4)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买商品一批,取得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30000元,税款900元,款已付,货物末入库,发票已认证; (5)购买建材一批用于修缮仓库,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20000元,税款3400元; (6)零售日用商品,取得含税收入150000元; (7)将一批库存布料捐赠受灾地区,账面成本20000元,同类布料不含税市场销售价格30000元: (8)外购电脑20台,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每台不含税单价6000元,购入后5台用于办公使用,5台捐赠给希望小学,剩余10台全部零售,零售价每台8000元; (9)将自用过3年的一辆小轿车转让,取得含税收入82400元。 假定相关可抵扣进项税的发票均经过认证并允许在当月抵扣,要求计算: (1)当期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 (2)当期的增值税销项税; (3)转让使用过的小轿车应纳的增值税; (4)当期应缴纳的增值税。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自2019年4月1日起,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

B、所称增量留抵税额,是指与2019年3月底相比新增加的期末留抵税额

C、纳税人当期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按照公式计算: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增量留抵税额×进项构成比例×50%

D、纳税人应在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留抵税额


答案:C

第2题:

下列表述不符合增值税法有关规定的有( )。

A.为解决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既欠缴增值税,又有增值税留抵税额的问题,税法规定,对纳税人因销项税额小于进项税额而产生期末留抵税额的,应以期末留抵税额抵减增值税欠税
B.对资管产品在2018年1月1日前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增值税应税行为,已缴纳增值税的,已纳税额从资管产品管理人以后月份的增值税应纳税额中抵减
C.对商业企业向供货方收取的与商品销售量.销售额挂钩的各种返还收入,应计算销项税
D.一般纳税人在资产重组过程中,将全部资产.负债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新纳税人,并按规定办理注销税务登记的,其在办理注销前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结转至新纳税人处继续抵扣
E.一般纳税人注销转为小规模纳税人时,其存货不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其留抵税额也不予以退税

答案:C,D
解析:
选项C,对商业企业向供货方收取的与商品销售量、销售额挂钩(如以一定比例、金额、数量计算)的各种返还收入,均应按平销返利行为的有关规定冲减当期增值税进项税额;选项D,一般纳税人在资产重组过程中,将全部资产、负债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其他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简称新纳税人),并按规定办理注销税务登记的,其在办理注销前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可结转至新纳税人处继续抵扣。

第3题:

纳税人在办理留抵退税期间发生下列情形的,按照以下规定确定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正确的是( )。

A、因纳税申报、稽查查补和评估调整等原因,造成期末留抵税额发生变化的,按最近一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期末留抵税额确定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

B、纳税人在同一申报期既申报免抵退税又申请办理留抵退税的,或者在纳税人申请办理留抵退税时存在尚未经税务机关核准的免抵退税应退税额的,应待税务机关核准免抵退税应退税额后,按最近一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期末留抵税额,扣减税务机关核准的免抵退税应退税额后的余额确定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

C、(纳税人既有增值税欠税,又有期末留抵税额的,按最近一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期末留抵税额,抵减增值税欠税后的余额确定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

D、以上皆正确


正确答案:D

第4题:

某商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4年3月初留抵税额2000元,3月发生下列业务: (1)购入商品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10000元,税款1700元。 (2)由于管理不善丢失3个月前从农民手中收购的一批粮食,账面成本5220元(假定不含运费)。 (3)从农民手中收购大豆一吨,收购凭证上注明收购款1500元。 (4)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买商品一批,取得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30000元,税款900元,款已付,货物为入库,发票已认证。 (5)购买建材一批用于修缮企业的仓库,支付价款20000元,税款340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6)零售日用商品,取得含税收入150,000元。 (7)将一批库存布料捐赠受灾地区,账面成本20,000元,同类布料不含税市场销售价格30,000元。 (8)外购电脑20台,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每台不含税单价6000元,购入后5台用于办公使用,5台捐赠给希望小学,剩余10台全部零售,零售价每台8000元。 (9)将自用过3年的一辆小轿车转让,取得含税收入83200元。假定相关可抵扣进项税的发票均经过认证并允许在当期抵扣。 要求计算: 当期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正确答案:当期进项税=1700+1500*13%+900+6000*20*17%=23195(元)
进项税额转出=52200÷(1-13%)*13%=780(元)
当期可抵扣的进项税额=23195-780+2000(上期留抵)=24415(元)

第5题:

下列关于一般性企业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自2019年4月1日起,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
B.所称增量留抵税额,是指与2019年3月底相比新增加的期末留抵税额
C.纳税人当期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按照公式计算: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增量留抵税额×进项构成比例×50%
D.纳税人应在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留抵税额

答案:C
解析:
纳税人当期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增量留抵税额×进项构成比例×60%。

第6题:

下列关于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自2019年4月1日起,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
B.所称增量留抵税额,是指与2019年3月底相比新增加的期末留抵税额
C.纳税人当期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按照公式计算: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增量留抵税额×进项构成比例×50%
D.纳税人应在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留抵税额

答案:C
解析:
纳税人当期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增量留抵税额×进项构成比例×60%。

第7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营业务为市场调查服务,2019年6月取得调查收入50万元(不含税),购入相关物资和服务取得可抵扣的进项税额1.5万元。月初无留抵税额和可抵减加计抵减额,已知甲公司符合相关条件并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则甲公司当月应缴纳的增值税为( )万元。

A.1.5
B.1.35
C.3
D.2.85

答案:B
解析:
甲公司当月应纳增值税=50×6%-1.5×(1+10%)=1.35(万元)。

第8题:

下列表述不符合增值税法有关规定的有( )。

A、为解决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既欠缴增值税,又有增值税留抵税额的问题,税法规定,对纳税人因销项税额小于进项税额而产生期末留抵税额的,应以期末留抵税额抵减增值税欠税

B、对资管产品在2018年1月1日前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增值税应税行为,已缴纳增值税的,已纳税额从资管产品管理人以后月份的增值税应纳税额中抵减

C、对商业企业向供货方收取的与商品销售量、销售额挂钩的各种返还收入,应计算销项税

D、一般纳税人在资产重组过程中,将全部资产、负债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新纳税人,并按规定办理注销税务登记的,其在办理注销前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结转至新纳税人处继续抵扣

E、一般纳税人注销转为小规模纳税人时,其存货不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其留抵税额也不予以退税


答案:CD

第9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按月申报增值税,符合留抵退税条件,2019年9月申请留抵退税,相关资料如下:
  (1)2019年3月期末留抵为100万元;
  (2)2019年4-9月已抵扣的专用发票、海关缴款书注明的税额666万,购进的符合抵扣规定的旅客运输服务的税额74万元。
  (3)2019年9月期末留抵税额188万元。
  请计算该企业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


答案:
解析:
第一步:计算进项构成比例。进项构成比例=666÷(666+74)=90%
  第二步:计算增量留抵税额。增量留抵税额=188-100=88(万元)
  第三步: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允许退还增量留抵税额=88×90%×60%=47.52(万元)

第10题:

试点地区兼有应税服务的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截止到开始试点当月月初的增值税留抵税额,不得从应税服务的销项税额中抵扣。开始试点当月月初,企业应按不得从应税服务的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留抵税额,借记()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 A、应交税费—应交增值(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
  • B、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
  • C、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 D、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