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甲中外合资企业,为避免我国对原产于B国货物过高的关税,与境外A国A公司签订一项购销协议.由A公司从B国进口一批化妆品

题目
问答题
某市甲中外合资企业,为避免我国对原产于B国货物过高的关税,与境外A国A公司签订一项购销协议.由A公司从B国进口一批化妆品,并以进行过加工的名义销售给甲公司.甲公司将其进一步加工后在国内销售。境外A国A公司的化妆品进口成本为80万元,加工后售与境内甲公司的成交价格为100万元。化妆品报关到岸后,甲公司申报的完税价格为110万元。经海关审查,甲公司申报的完税价格未包括运费和保险费,甲公司解释说进口化妆品的运费和保险费无法确定,因此无法申报。海关对此依法调整征税后对该进口化妆品予以放行。化妆品运抵甲公司所在地并验收入库,甲公司另外支付境内运输费用,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运费2万元、增值税款0.22万元。该批进口化妆品的80%部分经过进一步加工后全部予以销售完毕,取得不含税销售额230万元。根据关税有关规定,进口原产地为A国的化妆品,进口之日适用的进口关税税率为20%;进口原产地为B国的化妆品,进口之日适用的进口关税税率为30%:化妆品进口同期运输行业公布的运费率为进口货价的5%;化妆品国内消费税税率为15%;上期留抵的增值税进项税余额为0.55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甲公司国内销售化妆品应纳消费税和增值税。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各项中,适用我国进口关税的最惠国税率的有( )。

A.原产于与我国共同适用最惠国待遇条款的WTO成员国的进口货物

B.原产于与我国签订有关税互惠协议的国家的进口货物

C.原产于我国参加的含有关税优惠条款的区域性贸易协定有关缔约方的进口货物

D.原产于我国境内的进口货物


正确答案:AD
解析:选项B适用特惠税率,选项c适用协定税率。  ‘

第2题:

(四)

A公司和B公司于2011年5月20日签订合同,由A公司将一批平板电脑售卖给B公司。A公司和B公司营业地分别位于甲国和乙国,两国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缔约国。合同项下的货物由丙国C公司的“潇湘”号商船承运,装运港是甲国某港口,目的港是乙国某港口。在运输途中,B公司与中国D公司就货物转卖达成协议。请回答第97—100题。

“潇湘”号运送该批平板电脑的航行路线要经过丁国的毗连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潇湘”号在丁国毗连区通过时的权利和义务与在丁国领海的无害通过相同

B.丁国可在“潇湘”号通过时对毗连区上空进行管制

C.丁国可根据其毗连区领土主权对“潇湘”号等船舶规定分道航行

D.“潇湘”号应遵守丁国在海关、财政、移民和卫生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正确答案:D

第3题:

可以享受NAFTA进口关税优惠的货物是( )

A.自一缔约国输入到另一非缔约国的货物

B.原产于一缔约国输入到另一缔约国的货物

C.原产于一缔约国输入到非缔约国的货物

D.属于缔约国法人进口的货物


参考答案:B

第4题:

A公司和B公司于2011年5月20日签订合同,由A公司将一批平板电脑售卖给B公司。A公司和B公司营业地分别位于甲国和乙国,两国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缔约国。合同项下的货物由丙国C公司的“潇湘”号商船承运,装运港是甲国某港口,目的港是乙国某港口。在运输途中,B公司与中国D公司就货物转卖达成协议。“潇湘”号运送该批平板电脑的航行路线要经过丁国的毗连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潇湘”号在丁国毗连区通过时的权利和义务与在丁国领海的无害通过相同
B.丁国可在“潇湘”号通过时对毗连区上空进行管制
C.丁国可根据其毗连区领土主权对“潇湘”号等船舶规定分道航行
D.“潇湘”号应遵守丁国在海关、财政、移民和卫生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毗连区制度。A项,沿海国的毗连区不是领海,“潇湘号”不需要遵循穿越丁国领海时的无害通过制度,所以A错误。
B项,丁国对本国毗连区的特定管制权利仅及于水体,而不能及于水体上空,所以B错误。
C项,毗连区并非沿海国领土,丁国对其毗连区并无领土主权,无权划定航道,所以C错误。
D项,沿海国对毗连区的特定管制权体现在海关、财政、移民、卫生方面,“潇湘号”在穿越时须遵守此四方面的规定,所以D正确。

第5题:

A公司和B公司于2011年5月20日签订合同,由A公司将一批平板电脑售卖给B公司。A公司和B公司营业地分别位于甲国和乙国,两国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缔约国。合同项下的货物由丙国C公司的“潇湘”号商船承运,装运港是甲国某港口,目的港是乙国某港口。在运输途中,B公司与中国D公司就货物转卖达成协议。请回答:如货物运抵乙国后,乙国的E公司指控该批平板电脑侵犯其在乙国取得的专利权,致使货物遭乙国海关扣押,B公司向A公司索赔。在下列选项中,A公司无须承担责任的情形是:(2011年)

A.A公司在订立合同时不知道这批货物可能依乙国法属侵权
B.B公司在订立合同时知道这批货物存在第三者权利
C.A公司是遵照B公司提供的技术图样和款式进行生产的
D.B公司在订立合同后知道这批货物侵权但未在合理时间内及时通知A公司

答案:B,C,D
解析:
本题考查卖方知识产权担保义务。知识产权担保,即卖方所交付的货物,必须是第三方不能根据工业产权或其他知识产权主张任何权利或要求的货物。第三人的请求必须是依据预期的货物使用地或转售地的法律,或者买方营业地的法律提出的。也就是说,买方应保证货物在买方营业地即乙国不存在第三人知识产权,这种责任不应因卖方不知而被免除。所以,A错误。知识产权担保义务的免除有以下几种情形:
(1)买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经知道或应当知道此项权利或要求的发生;(2)由于卖方要遵照买方所提供的技术图样、图案、款式或其他规格的要求所致;(3)买方在已知或应当知道第三方权利或要求后一段合理时间内未通知卖方。所以,BCD正确。

第6题:

若下列选择所涉各国均为公约缔约国,则根据《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规定,下列买卖交易不适用公约的是:

A.营业地在甲国A公司通过拍卖竞拍买得营业地在乙国B公司的一批货物

B.营业地在甲国A公司为营业地在乙国B公司加工生产了两艘万吨油轮,并按期交货

C.营业地在甲国A公司将所持有的乙国B公司的股票转让给丙国C公司

D.营业地在甲国A公司将一批残次服装出售给营业地在乙国的B公司


正确答案:ABC

第7题:

2009年3月,甲国A公司出口一批机床给乙国B公司,订立合同时A公司就知道B公司进口该批机床的目的是拟转售丙国.2009年12月,丙国D企业控告该国进口公司C进口该批货物侵犯其在丙国一有效专利权.关于本案,下列选项中哪些是正确的?

A.乙国B公司应赔偿丙国C公司因被诉而产生的损失

B.甲国A公司应直接赔偿丙国C公司因被诉而产生的损失

C.甲国A公司应赔偿乙国B公司被迫诉而产生的损失

D.甲国A公司对所售货物的权利担保仅限于乙国境内


正确答案:AC
84.【答案】AC 【考点】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规定的卖方的所有权担保义务【解析】 《公约》规定,卖方应向买方担保第三者对其提交的货物不得以侵权或其他类似理由提出合法要求.当第三者根据工业产权或知识产权提出要求时,卖方承担责任需具备两个条件:其一,第三者的权利主张是基于货物销售或使用地国家的法律的,而且这个国家是在双方订立合同时已经为双方所知道的.如果没有明确货物的销售和使用国家,则权利主张必须基于买方营业地点所在国的法律.其二,卖方必须在签订合同时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这种基于知识产权的权利或主张.如果该权利主张是基于已经申请或批准的专利权利,或已经批准的商标权利的,卖方通常被视为不可能不知道.因此,本题A、C选项是正确的.

第8题:

如果甲国对其进口的原产于我国的货物征收歧视性关税,则我国对原产于该国的进口货物可以征收( )。

A.报复性关税

B.反倾销税

C.反补贴税

D.保障性关税


正确答案:A
解析:现行税法规定,任何国家或地区对其进口的原产于我国的货物征收歧视性关税或给予其他歧视性待遇的,我国对原产于该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征收报复性关税。

第9题:

A公司和B公司于2011年5月20日签订合同,由A公司将一批平板电脑售卖给B公司。A公司和B公司营业地分别位于甲国和乙国,两国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缔约国。合同项下的货物由丙国C公司的“潇湘”号商船承运,装运港是甲国某港口,目的港是乙国某港口。在运输途中,B公司与中国D公司就货物转卖达成协议。在贸易术语适用上,A、B公司在双方的买卖合同中仅约定适用FOB术语。对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2011年)

A.该合同应当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B.货物的风险应自货交C公司时由A公司转移给B公司
C.B公司必须自付费用订立从指定装运港运输货物的合同
D.因当事人选择了贸易术语,故不再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公约》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FOB术语。A项,2000年通则与2010年通则两个版本并存,选用哪个版本须由当事人约定,并非一定适用2010年通则,A项错误。
B项,对于FOB术语,2000年通则规定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时风险转移,2010年通则将风险转移时间改为货物装上船时,无论依哪个通则,B项表述均为错误。
CD项,FOB术语下,买方负责运输,C项正确。双方选择适用贸易术语,并不排除公约的适用,D项错误。

第10题:

共用题干
A公司和B公司于2011年5月20日签订合同,由A公司将一批平板电脑售卖给B公司。A公司和B公司营业地分别位于甲国和乙国,两国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缔约国。合同项下的货物由丙国C公司的“潇湘”号商船承运,装运港是甲国某港口,目的港是乙国某港口。在运输途中,B公司与中国D公司就货物转卖达成协议。请回答第97—100题。

在贸易术语适用上,A、B公司在双方的买卖合同中仅约定适用FOB术语。对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该合同应当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B、货物的风险应自货交C公司时由A公司转移给B公司
C、B公司必须自付费用订立从指定装运港运输货物的合同
D、因当事人选择了贸易术语,故不再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公约》

答案:C
解析:
【考点】毗连区【详解】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毗连区是指在领海外而又与领海毗连,由沿海国对海关、财政、移民和卫生等特定事项行使管辖权的一个海域。它不是国家领土,国家对毗连区不享有主权,只是在毗连区范围行使上述方面的管制,而且国家对于毗连区的管制不包括其上空。毗连区的其他性质取决于其所依附的海域,或为专属经济区或为公海。所以A、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考点】物权的法律适用【详解】《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37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动产物权适用的法律。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法律事实发生时动产所在地法律。所以B、D选项正确。
【考点】201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FOB贸易术语【详解】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于2010年9月27日公布,于2011年1月1日正式生效。以后2000年与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两个版本并存,由当事人选择人使用。故A错误。FOB指“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当货物在指定的装运港越过船舷,卖方即完成交货。这意味着买方必须从该点起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所以B选项错误。FOB交货术语法运输合同,买方必须自付费用订立从指定的装运港运输货物的合同。所以C选项正确。贸易术语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可以共同适用,所以D选项错误。
【考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权利担保【详解】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42条的规定,(1)卖方所交付的货物,必须是第三方不能根据工业产权或其它知识产权主张任何权利或要求的货物,但以卖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的权利或要求为限,而且这种权利或要求根据以下国家的法律规定是以工业产权或其它知识产权为基础的:(a)如果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预期货物将在某一国境内转售或做其它使用,则根据货物将在其境内转售或做其它使用的国家的法律;或者(b)在任何其它情况下,根据买方营业地所在国家的法律。(2)卖方在上一款中的义务不适用于以下情况:(a)买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此项权利或要求;或者(b)此项权利或要求的发生,是由于卖方要遵照买方所提供的技术图样、图案、款式或其它规格。所以A选项错误,B、C选项正确。第39条规定,(1)买方对货物不符合同,必须在发现或理应发现不符情形后一段合理时间内通知卖方,说明不符合同情形的性质,否则就丧失声称货物不符合同的权利。(2)无论如何,如果买方不在实际收到货物之日起两年内将货物不符合同情形通知卖方,他就丧失声称货物不符合同的权利,除非这一时限与合同规定的保证期限不符。所以D选项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