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泄密的途径很多,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内的信息通常通过什么途径被泄露()。

题目
多选题
信息泄密的途径很多,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内的信息通常通过什么途径被泄露()。
A

非法入侵

B

传导泄露

C

辐射泄露

D

拍照泄露

E

窃听泄露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内幕交易行为具体包括( )。

A.内幕人员利用内幕信息买卖证券,或根据内幕信息建议他人买卖证券

B.内幕人员向他人泄露内幕信息,使他人利用该信息买卖证券

C.非内幕人员通过不正当手段或者其他途径获得内幕信息,并根据该信息买卖证券或建议他人买卖证券

D.非内幕人员通过不正当手段或者其他途径获得内幕信息,并向他人泄露该信息,使他人利用该信息买卖证券


正确答案:ABCD
【考点】内幕交易行为
【解析】《证券法》第76条第1款规定: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和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在内幕信息公开前,不得买卖该公司的证券,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建议他人买卖该证券。本题应全选ABCD

第2题:

信息泄密的途径很多,请简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内的信息通常通过两种途径被泄露,请简述这两种造成信息泄密的途径。


正确答案: 信息泄密的途径很多,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内的信息通常通过两种途径被泄露:
(1)辐射泄露
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去的称为辐射泄露,主要是指计算机内部产生的电磁辐射。这种辐射是由计算机内部的各种传输线(包括印制板上的走线)、信号处理电路、逻辑电路、显示器、开关元件和电机及其驱动控制电路产生的。
(2)传导泄露
通过各种线路和金属管道传导出去的称为传导泄露。计算机系统的电源线、机房内的电话线、上下水管道和暖气管道以及地线等,都可能成为传导媒介,产生传导泄露。传导泄露往往伴随着辐射泄露。其中电磁辐射是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泄密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它的研究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第3题:

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有哪些?

A、人为倒卖信息

B、手机泄露

C、PC电脑感染

D、网站漏洞


答案:ABCD

解析:个人信息泄露路径,一是人为因素,即掌握了信息的公司、机构员工主动倒卖信息、二是手机泄露、三是电脑感染了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四是攻击者利用网站漏洞,入侵了保存信息的数据库




第4题:

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携带的数据信息可以通过()和()两种方式泄漏出去。

  • A、辐射泄漏
  • B、传导泄漏
  • C、电信号泄漏
  • D、媒介泄漏
  • E、光线泄露

正确答案:A,B

第5题:

信息泄密各种途径中,无知泄密属于()。

  • A、计算机电磁波辐射泄漏
  • B、计算机联网泄密
  • C、计算机媒体泄密
  • D、内部工作人员泄密

正确答案:D

第6题:

第三方服务获取用户数据后泄密是用户信息泄密的途径之一。()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7题:

多重可实现主义是指用什么东西来执行计算机的抽象程序来说是不重要的,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来执行计算机程序。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废弃的计算机硬盘只要通过格式化以后,数据就会被删除不会造成泄露。错判断893打印机、扫描仪等外部设备不会有恶意程序造成信息泄露。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第9题:

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完成的。


正确答案:接口电路

第10题:

计算机信息系统主要存在哪些泄密隐患和途径?


正确答案: 计算机信息系统是通信、计算机、网络技术综合产物,具有通信系统所有泄密隐患和途径,例如有线、无线传输泄密等,同时还有一些其他泄密隐患:
(1)信息设备电磁泄漏发射。计算机信息系统使用的信息设备,包括主机、服务器、磁盘机、打印机、显示器等,工作时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电磁泄漏发射。一种是通过电磁波向空中发射,称作辐射发射;一种是经电源线、信号线、地线等导体发射,称作传导发射。信息设备所处理的信息会随发射电磁波发送出去,数百米外可以接收还原。
(2)系统后门、隐通道、漏洞。计算机信息系统讲求的是互联互通,远程访问,资源共享,为攻击者提供了实现攻击的途径。计算机信息系统操作系统程序量大,通信协议复杂,不可避免存在各种配置漏洞、操作系统漏洞、协议漏洞、后门、隐通道等,可被窃密者利用。如果是人为的预留后门、隐通道、漏洞,将更加危险。
(3)磁介质剩磁数据可复原。磁介质存储信息难以清除。当我们删除一个文件时,只是在文件目录表中对该文件加删除标志,该文件所占用的扇区标识为空闲,磁盘上的数据并未真正清除。通常所说的格式化程序(例如Format),并未清除数据,只是重写了文件分配表FAT表而已;分区硬盘,也只是修改引导记录,大部分数据并未改变。经过删除、格式化或分区硬盘后,一般用户再看不见数据,但使用专用程序却能找到并恢复数据。有研究表明,即使对磁介质进行物理格式化仍会留有信息痕迹,利用专用工具可恢复。
(4)操作系统工作时,为了某种需要,可能会做一些人们不希望做而又无法控制的事。例如在进行写操作时,在硬盘或软盘上自动建立某些临时文件,将某些信息暂时存在这里,使用者不会觉察,窃密者却有可能提取这些信息。
(5)主要软硬件进口不可控,这是很大的隐患。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