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汽轮机的轴向弹性位移?

题目
问答题
什么是汽轮机的轴向弹性位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汽轮机的轴向弹性位移


正确答案: 汽轮机的弹性位移并不是指推力间隙而言,轴向弹性位移是由于推力室、推力瓦片的轴承座和垫片、瓦架在汽轮机负荷增大、推力增加时发生弹性变形而产生。因推力轴承的构造不同,各机组弹性位移的数值也有所不同。

第2题:

汽轮机轴向位移增大,说明它的轴向推力增加了。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汽轮机轴向位移所指示的数值包括,推力瓦间隙和瓦块后的支承座垫片、瓦架的弹性位移。

A

B



第4题:

什么是轴向位移?为什么会产生轴向位移?有什么害处?


正确答案: 压缩机与汽轮机在运转中,转子沿着主轴方向的窜动称为轴向位移。
产生轴向位移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在压缩机启动和汽轮机甩负荷时,由于轴向力改变方向,且主推力块和副推力块与主轴上的推力盘有间隙,因而造成转子窜动,产生轴向位移。为保护机组,当主推力块与推力盘接触时,副推力块与推力盘的间隙应该小于转子与定子之间的最小间隙。②因轴向推力过大,造成油膜破坏使瓦块上的乌金磨损或熔化,造成轴向位移。为保证机组当乌金熔化时不会造成过大的轴向位移,瓦块上乌金的厚度都不大于1.5mm。③由于机组负荷的增加,使推力盘和推力瓦块后的轴承座、垫片、瓦架等因轴向力产生弹性变形,也会引起轴向位移,这种轴向位移叫做轴向弹性位移,弹性位移与结构及负荷有关,一般在0.2~0.3mm之间。
机组的轴向位移应保持在允许的范围内,一般为0.8~1mm。超过这个数值就会引起动静部分发生摩擦碰撞,发生严重损坏事故,如轴弯曲、隔板和叶轮破裂、汽轮机大批叶片折断等。因此,在操作中要经常注意轴瓦温度、润滑油温度、轴向位移指示值,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采取措施。

第5题:

汽轮机轴向位移增大的处理?


正确答案: (1)当轴向位移值增大时,应检查负荷、蒸汽参数、凝汽器真空,密切监视推力轴承金属温度、差胀变化,进行负荷调整,通知热工校验表计,并倾听机组有无异声,各轴承有无振动。
(2)当轴向位移增大至±0.9mm,除进行上述的检查外,汇报值长,立即减负荷,使轴向位移值恢复至正常。
(3)当轴向位移值增大,机组转动部分出现金属撞击声或伴有强烈振动,应紧急停机。
(4)当轴向位移值增大至±1.0mm保护不动作,应立即破坏真空紧急停机。

第6题:

汽轮机轴向位移达(),自动跳闸。


正确答案:±1.0mm

第7题:

轴向弹性位移


正确答案:汽轮机的轴向弹性位移并不是指推力间隙而言,轴向弹性位移是由于推力盘及推力瓦、工作瓦块后的轴承座和垫片等在汽轮机负荷增加、推力增大时发生的弹性变形。蒸汽参数、真空不变的情况下,对应汽轮机不同的负荷,都有一定的轴向弹性变形,这种变形量叫汽轮机的轴向弹性位移。

第8题:

目前常用的汽轮机轴向位移测量是如何实现的?
汽轮机轴向位移测量,是在汽轮机的轴上做出一个凸缘,把电涡流传感器放在凸缘的正前方约2mm处。一般是利用推力轴承作为测量的凸缘,所测位移又和推力量大小有内在联系,即可用位移来说明推力情况,所测出的位移基本上是稳定的。整个测量系统由传感器、信号转换器和位移监视器组成。

第9题:

什么是汽轮机的轴向弹性位移?


正确答案: 1.汽轮机的轴向位移反映的是汽轮机转动部分和静止部分的相对位置,轴向位移的变化,也就是转子和静子轴向位置发生了变化。
2.所谓轴向弹性位移是指汽轮机推力盘及工作推力瓦片后的支承座、垫片瓦架等在汽轮机负荷增加、推力增加时,会发生弹性变形。由此产生随负荷增加而增加的轴向弹性位移。当负荷减小时,弹性位移也减少。

第10题:

什么是轴向位移?轴向位移变化有什么危害?


正确答案: 气压机与汽轮机在运动中,转子沿着主轴方向串动称为轴向位移。产生轴向位移的原因有以下方面:
(1)在气压机起动和汽轮机甩负荷时由于轴向力改变方向,且主推力块和副推力块与主轴上的推力盘有间隙,因而造成转子窜动,产生轴向位移。为保护机组,当主推力块与推力盘接触时,副推力块与推力盘的间隙应该小于转子与定子之间的最小间隙;
(2)因轴向推力过大,造成油膜破坏使瓦块上的乌金磨损或熔化,造成轴向位移。为保护机组,当乌金熔化时,不会造成过大的轴向位移,瓦块上乌金的厚度都不大于1.5mm。
(3)由于机组负荷的增加,使推力盘和推力瓦后的轴承座、垫片等因轴向力产生弹性变形,也会引起轴向位移。这种轴向位移叫做弹性位移。弹性位移与结构及负荷有关,一般在0.2-0.4mm之间。机组的轴向位移应保持在允许范围内,一般为0.8-1.0mm。超过这个数值就会引起静部分发生摩擦碰撞,发生严重损坏事故,如轴弯曲、隔板和叶轮碎裂,汽轮机大批叶片折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