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起事被是由两次事故组成的,第一次是在生产作业时发生的事故,第二次是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两次事故的性质不同。是否

题目
问答题
这起事被是由两次事故组成的,第一次是在生产作业时发生的事故,第二次是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两次事故的性质不同。是否应该按两次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主要教训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引起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过程中,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对预防类似的事故重复发生将起到积极作用。这反映事故特性中的()。

A.规律性

B.因果性

C.潜伏性

D.随机性


参考答案:B

第2题:

某日,某矿山近百人分4个组下井作业:1个组到采矿工作面采矿,2个组掘进切眼,另外1个组去采矿面回风巷回收铁棚。回收组的几个人在8时左右到达工作地点开始进行回收作业,完成任务后往外走时,突然听到巨响感觉出事了,他们根据冲击波方向判断是矿工作面发生了瓦斯爆炸,立即报告调度室。调度室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救护队、医院、矿领导及有关人员,组成抢险救灾领导小组,派救护队进人采矿工作面进行抢救。救护队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先后发现28名遇难人员尸体。抢险救灾领导小组考虑救护队已非常疲劳,且遇难的29人中有28人已找到,因此决定次日上午让救护
队员休息下午再继续寻找另1名遇难者。次日中午12时,安排救护队到413工作面寻找另1名遇难者的同时,又安排25人到采矿工作面外采区进风巷清理维修,为寻找另1名遇难人员做准备。当救护队和维修作业人员还未到达作业地点时灾区发生了第2次爆炸,走在前面的21人当场死亡、5人受伤。
[问题1]
事故调查组成员应该符合哪些条件?具体到这起事故主要聘请哪方面的专家进行技术鉴定?
[问题2]
这起事故是由2次事故组成的,第1次是在生产作业时发生的事故,第2次是在抢险救灾事故过程中发生的事故,2次事故的性质不同。是否应该按2次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主要教训是什么?
[问题3]
调查组应该由哪些部门参加?
[问题4]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列出413工作面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


答案:
解析:
[问题1]
1.调查组成员应该符合以下条件:
(l)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专长。
(2)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这起事故主要应该聘请瓦斯、通风、机电等方面的专家进行技术鉴定。
[问题2]
这是一起特别重大事故,应该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进行调查和处理,而不能按2起重大事故进行调查处理。主要教训是救援人员的安全没有得到保障,所以,应在矿井救灾计划中拟定保障救援人员安全的措施。
[问题3]
调查组应该由矿山安全监察机构、监察部门、工会组织、公安、煤炭管理部门组成。
[问题4]
该工作面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有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火灾、冒顶片帮、透水、爆破、火药爆炸、瓦斯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等。

第3题:

在采矿生产活动中,最常发生的事故是( )事故。


正确答案:
冒顶片帮

第4题:

关于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处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一般事故的,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30日
  • B、发生一般事故的,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60日
  • C、发生较人事故的,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90日
  • D、在12个月内第二次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若第二次发生一般事故,暂扣时限为在上一次暂扣时限的基础上在增加30日

正确答案:D

第5题:

某化工企业在组织维保过程中发生火灾事故。这起事故造成 2 人死亡,9 人重伤,直接经济 损失 320 万元。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493 号),该起事故 等级是( )。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别重大事故

答案:A
解析: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 3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故本题选择 A 选项;

第6题:

某日,某矿山近百人分4个组下井作业:1个组到采矿工作面采矿,2个组掘进打眼,另外1个组去采矿面回风巷回收铁棚。回收组的几个人8时左右到达工作地点开始进行回收作业,完成任务后往外走时,突然听到巨响感觉出事了,他们根据冲击波方向判断是矿工作面发生了瓦斯爆炸,立即报告调度室。调度室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救护队、医院、矿领导及有关人员,组成抢险救灾领导小组,派救护队进入采矿工作面进行抢救。救护队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先后发现28名遇难人员尸体。抢险救灾领导小组考虑救护队已非常疲劳,且遇难的29人中有28人已找到,因此决定次日上午让救护队员休息下午再继续寻找另1名遇难者。次日中午12时,安排救护队到413工作面寻找另1名遇难者的同时,又安排25人到采矿工作面外采区进风巷清理维修,为寻找另1名遇难人员做准备。当救护队和维修作业人员还未到达作业地点时灾区发生了第2次爆炸,走在前面的21人当场死亡、5人受伤。
?1.事故调查组成员应该符合哪些条件?具体到这起事故主要聘请哪方面的专家进行技术鉴定?
?2.这起事故是由2次事故组成的,第1次是在生产作业时发生的事故,第2次是在抢险救灾事故过程中发生的事故,2次事故的性质不同。是否应该按2次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主要教训是什么?
?3.调查组应该由哪些部门参加?
?4.瓦斯发生爆炸的条件有哪些?
?5.防治瓦斯爆炸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调查组成员应该符合以下条件:(1)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专长。(2)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这起事故主要应该聘请瓦斯、通风、机电等方面的专家进行技术鉴定。 ?2.这是一起特别重大事故,应该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进行调查和处理,而不能按2起重大事故进行调查处理。主要教训是救援人员的安全没有得到保障,所以,应在矿井救灾计划中拟定保障救援人员安全的措施。
?3.调查组应该由矿山安全监察机构、监察部门、工会组织、公安、煤炭管理部门组成。
?4.瓦斯爆炸必须同时具备3个基本条件:(1)瓦斯浓度在爆炸界限内,一般为5%~16%。(2)混合气体中氧气的浓度不低于12%。(3)足够能量的高温火源,一般为650~750℃。
?5.要杜绝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就要从以下3个方面采取措施:①防止瓦斯积聚和超限。②防止瓦斯引燃。③防止瓦斯灾害事故扩大。防止瓦斯聚积和超限的措施有加强通风管理、加强瓦斯检查、加强排瓦斯巷的检查。防止瓦斯引燃措施。防止瓦斯引燃的基本原则是严禁一切非生产火源,对生产中可能引燃瓦斯的电火花、爆破火焰、摩擦火花及明火等火源和热源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防止瓦斯灾害事故的扩大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二是要在矿井中配备必要的安全装置。(1)技术措施。①实行分区通风,各水平、各采区和各工作面应有独立的进、回风系统。②简化通风系统,不用的巷道都要及时封闭。总进风巷和总回风巷间距不得太近。③搞好综合防尘。④编制周密的预防与处理瓦斯煤尘、爆炸的救灾计划。⑤救灾要迅速、无误。(2)安全装置。①防爆门。主要通风机的出风井口必须装设防爆门或防爆井。②反风装置。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装置。③隔爆设施。隔爆设施是根据瓦斯或煤尘爆炸时所产生的冲击波与火焰的速度差的原理设计的。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在前,隔爆设施可隔离或扑灭随后而来的火焰,使爆炸灾害范围不再扩大。

第7题:

某矿山企业在爆破作业过程中,部分作业人员未及时隔离至安全区域,爆炸冲击波导致1 人死亡,1人重伤,这起事故的性质是 ( )
A.火药爆炸引起的责任事故 B.火药爆炸引起的非责任事故C.放炮引起的责任事故 D.放炮引起的非责任事故


答案:C
解析: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放 炮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这起事故是部 分作业人员未及时隔离至安全区域导致的责任 事故。

第8题:

某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在施工过程中1名员工被倒塌的超高砖垛砸伤,一周后有1名员工被塔吊吊运的水泥块砸伤。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对发生的两起事故分类认定,正确的是( )

A.前一起事故属于物体打击,后一起事故属于机械伤害

B.前一起事故属于物体打击,后一起事故属于起重伤害

C.前一起事故数与坍塌,后一起事故属于起重伤害

D.前一起事故属于坍塌,后一起事故属于机械伤害


正确答案:C

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第9题:

某日,某煤矿近百人分4个组下井作业:一个组到采煤工作面出煤.两个组掘进切眼,另外一个组去采煤面回风巷回收铁棚子。回收组的几个人8时左右到达工作地点开始进行回收作业,完成任务后往外走时,突然听到巨响,感觉出事了。他们根据冲击波方向判断,是采煤工作面发生了瓦斯爆炸,立即报告调度室。调度室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救护队、医院、矿领导及有关人员。组成抢险救灾领导小组,派救护队进入采煤工作面进行抢救。救护队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先后发现28名遇难人员尸体。抢险救灾领导小组考虑救护队已非常疲劳,且遇难的29人中有28人已找到,因此决定次日上午让救护队员休息半天,下午再继续寻找另一名遇难者。次日中午12时,安排救护队到413工作面寻找另一名遇难者的同时,又安排26人到采煤工作面外采区进风巷清理维修,为寻找另一名遇难人员做准备。当救护队和维修作业人员还未到达作业地点时灾区发生了第二次爆炸,走在前面的21人当场死亡,5人受伤。这起事故是由两次事故组成的。第一次是在生产作业时发生的事故,第二次是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两次事故的性质不同。是否应该按两次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主要教训是什么?


正确答案:这是一起特别重大事故,应该按照《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进行调查和处理,而不能按两起特大事故进行调在处理。主要教训是救援人员的安全没有得到保障,所以,应在矿井救灾计划中拟定保障救援人员安全的措施。

第10题: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地的区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立即根据什么情况组成不同级别的事故调查组。()

  • A、事故严重程序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大小
  • B、事故等级、性质和严重程度
  • C、伤亡人数的多少和事故类别、性质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