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对工作具有“校异同”和“校是非”两大功能
校异同的唯一依据是原稿
校是非是指判断原稿中的是非
校异同又称“活校”
第1题:
能兼顾技术整理
校对速度快
误报难以避免
漏报常常发生
第2题:
为提高效率,校对工作也可由作者负责
校对也指从事校对工作的专业人员
在出版社内,校对是发稿后、印刷前一道重要的质量把关工序
校对是根据原稿核对校样,订正错误,提出疑问,以保证出版物质量的工作
第3题:
下列关于校对工作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4题:
校对工作指校对人员根据原稿核对校样或通读检查,将一切差错消灭在出版之前的工作
校对工作是与编辑工作同时出现的
编辑工作是校对工作的延续
校对是出版生产流程中发排后、印制前的工序
第5题:
对校法有折校、点校、本校等具体操作方式
折校法适用于改动较少的原稿
由于折校法是一目两行地校对,形似字的错误容易被忽略
点校法适用于改动较大的原稿
第6题:
必须对社外校对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要安排本出版单位高水平专职校对人员检查、监督外校的工作质量
可安排优秀的外校人员担任责任校对
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外校队伍
第7题:
如果对校样的修改能用文字清晰注明,就可以不使用校对符号
校对人员在校样上附加的说明文字,可以用铅笔书写
修改校样应该正确使用色笔
在校样上画引线,应优先画在该字行上面的行空处
第8题:
校对工作以经过编辑加工的原稿为依据
校对人员要发现、订正校样的差错
校对发现原稿有错误时应即时予以改正
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延续
第9题:
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延续
校对工作是机械性劳动,编辑工作是创造性劳动
校对是编辑后、印制前对书刊内容、文字、格式等的质量把关工序
校对工作的失误将造成书刊成品的差错
第10题:
能兼顾文字技术整理
校对速度快
误报难以避免
漏报常常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