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男,40岁。因发作性心悸3年入院,每次心悸发作均突发突止,持续约5~15分钟不等,有时做屏气动作即可终止。不发作时

题目
单选题
李某,男,40岁。因发作性心悸3年入院,每次心悸发作均突发突止,持续约5~15分钟不等,有时做屏气动作即可终止。不发作时心电图示:P-R间期0.10秒,QRS波群0.14秒,QRS波群起始部分粗钝,络末部分正常;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为求根治,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

腺苷静注

B

维拉帕米静注

C

普罗帕酮静注

D

利多卡因静注

E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突发突止的意识障碍,持续时间短,发作后仍持续原有的动作的是

A.简单的部分性发作

B.复杂的部分性发作

C.精神运动性兴奋

D.单纯失神发作

E.强直阵挛性发作


正确答案:D

第2题:

李某,男,40岁。因发作性心悸3年入院,每次心悸发作均突发突止,持续约5~15分钟不等,有时做屏气动作即可终止。不发作时心电图示:P-R间期0.10秒,QRS波群0.14秒,QRS波群起始部分粗钝,络末部分正常;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该病人的诊断是( )A、房性期前收缩

B、室性期前收缩

C、心房扑动

D、预激综合征

E、室性心动过速

病人心悸的原因最可能是( )A、房性心动过速

B、室性心动过速

C、交界性心动过速

D、正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E、心房颤动与扑动

为求根治,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腺苷静注

B、维拉帕米静注

C、普罗帕酮静注

D、利多卡因静注

E、经导管射频消融术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D


问题 3 答案:E

第3题:

患儿,10岁,因半年来有时突然终止其正在进行的动作,呼之不应,双眼凝视,有时伴手中持物坠落,约持续数秒钟后立即清醒,对发作无记忆,每日发作数次。诊断为癫痫,患者的癫痫发作属于哪种类型

A、复杂部分性发作

B、失神发作

C、失张力性发作

D、局限性运动性发作

E、肌阵挛发作


参考答案:B

第4题:

女性,76岁。6年前开始阵发心悸发作,每年4~5次,无诱因突然发作,可自行终止,心悸伴胸闷、脉搏不齐,持续约10余分钟,有时可持续3~6小时。

考虑诊断为
A.心室性期外收缩
B.室上性心动过速
C.心绞痛
D.阵发性心房颤动
E.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答案:D
解析:

第5题:

男性,26岁,反复发作心慌、心悸,气促3年,每次均于工作紧张时发作,有突然发作突然终止现象。曾经有一次心悸发作时的心电图记录,心率180次/分,节律规则,刚开始时呈右束支阻滞图形,持续数秒后QRS波形恢复正常,P波无法辨认。为明确诊断,该例首选检查项目是

A.

B.

C.

D.


正确答案:D

第6题:

患者心悸症状每次发作都是突发突止,最有可能的病因是()

A.室上性心动过速

B.室速

C.房颤

D.快慢综合征


答案:A

第7题:

( 149~150 共用题干)

女,26岁。因阵发心悸4年就诊。发作无诱因,突发突止,持续约30分钟一18(分钟。发作时心电图提示:心室率180次,分,节律规则,QRS波群形态与时限正常可见逆行P波。平时心电图正常。

第 149 题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正确答案:E

第8题:

男,40岁。发作性心悸、头晕、大汗4个月,每次发作持续约20分钟。发作时血压180/120mmHg,平素血压不高,对诊断最有帮助的是在血压升高时检查尿中的

A、儿茶酚胺水平

B、钾、钠水平

C、蛋白水平

D、钙、磷水平

E、皮质醇水平


参考答案:A

第9题:

10岁女孩,因半年来有时突然终止其正在进行的动作,呼之不应,双眼凝视,有时伴手中持物坠落,约持续数秒钟后立即清醒,对发作无记忆,每日发作数次。诊断为癫痫

患者的癫痫发作属于哪种类型
A.复杂部分性发作
B.失张力性发作
C.局限性运动性发作
D.失神发作
E.肌阵挛发作

答案:D
解析:

第10题:

患者男性,45岁,反复发作心悸2年,每次发作突发突止,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不等,伴胸闷症状。心电图如图5-17所示: 应诊断为()

A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B心房扑动

C窦性心动过速

D非阵发性心动过速

E室性心动过速


A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解析:心电图上P波难以辨认,心室率214次/分。QRS波群形态呈室上性,R-R间期规则。部分导联ST段下降达0.2~0.3mV。注意:部分患者可因心率过快,导致ST下移,出现胸闷、胸痛症状。室上性心动过速最常见的类型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少数为房性心动过速和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