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患者皮肤列,室内光线充足,室温(),充分暴露检查部位,保护患者隐私。

题目
单选题
评估患者皮肤列,室内光线充足,室温(),充分暴露检查部位,保护患者隐私。
A

22~24℃

B

24~26℃

C

26~28℃

D

26~30℃

E

28~3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为了使患者舒适、利于观察病情,护士在护理患者的时候应做到()。

A、病室内光线充足

B、病室内放花卉

C、提高病室温度

D、室内定时通风

E、注意室内色调


答案:A

第2题:

为了使患者舒适、利于观察病情,应做到

A.病室内光线充足
B.病室内摆放花卉
C.提高病室温度
D.注意室内通风
E.注意室内色调

答案:A
解析:
室内明暗度,可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充足的光线,可使患者愉悦,且有利于观察病情。而B、C、D、 E虽亦可使患者舒适度增加,但并非有利于观察病情。故本题选项中使患者舒适、利于观察病情的是A。解题关键:充足的室内光线有利于客观准确地观察患者的肤色、表情以及对于各种检查的反应。对于此类题目应根据要求,选择环境中有针对性的有利条件。

第3题:

对于患者休养要求的环境,下列哪一项符合

A.破伤风患者病室,应光线充足明亮。

B.产妇病室,应保暖不可开窗

C.中暑患者,室温温度宜23℃左右

D.气管切开的患者,室内相对湿度40%左右

E.儿科患者,室内温度宜23℃左右


正确答案:E

第4题:

在病房护理工作中,保护患者隐私最适当的方法是()

  • A、治疗时间不允许家属探视
  • B、尽量不暴露患者的隐私部位
  • C、需要暴露患者隐私部位时请其他患者和人员暂时离开
  • D、在病床间或周围设置屏风或布帘,需要时用遮挡患者
  •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D

第5题:

在超声需要暴露患者隐私部位的检查和治疗的时候,应当如何保护好患者隐私?


正确答案:告知患者检查部位和准备要求,运用隔挡设施并清理闲散人员,检查治疗结束后:待患者着装整齐后再接新患者。注意文明服务规范用语。

第6题:

患者休养适宜的环境是

A:气管切开患者,室内相对湿度30%
B:中暑患者,室温应保持在4℃左右
C:普通病室,室温以18~24℃为宜
D:产妇休养室,须保暖不宜开窗
E:破伤风患者,室内应保持光线充足

答案:C
解析:
病区的物理环境【精析】病室适宜的温度一般冬季为18~22℃,夏季19~24℃,儿科病室22~24℃之间,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湿度过高,有利于细菌繁殖,且机体散热慢,患者感到湿闷不适;温度过低,则空气干燥,人体水分蒸发快,热能散发易致呼吸道黏膜干燥,口干咽痛影响气管切开或呼吸道感染者康复。通风病室空气流通可以增加空气中的含氧量,根据气候变化情况定时开窗通风。【避错】A错误,气管切开的患者,病室相对湿度在50%~60%为宜;B错误,中暑患者,室温应维持在22~24℃左右,温度过低会导致其他并发症;D错误,为保持空气新鲜,病室应定时开窗通风换气;E错误,破伤风患者病室光线宜暗,因亮光可引发患者抽搐,故本题选C。

第7题:

下列何种休养环境不合理()

  • A、中暑者、室温保持37℃
  • B、儿科病房、室温22℃
  • C、产房应保暖、不开窗
  • D、破伤风患者、室内光线充足
  • E、气管切开患者、室内湿度保持50%

正确答案:A,C,D

第8题:

患者休养适宜的环境是

A.气管切开患者,室内相对湿度为30%

B.中暑患者,室温应保持在40℃左右

C.普通病室,室温以18℃~22℃为宜

D.产妇休养室,须保暖,不宜开窗

E.破伤风患者,室内应保持光线充足


正确答案:C
一般病室的温度以18℃~22℃为宜,婴儿室室温应稍高,以22℃~24℃为宜;病室相对湿度为50%~60%,湿度过低对气管切开者不利;破伤风患者应避免各种刺激,如光、声等,以免引起患者抽搐发作,因此光线宜暗;产妇休养室应适当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第9题:

在放射拍片、超声、心电图以及需要暴露患者隐私部位的检查和治疗的时候,应当如何保护好患者隐私?


正确答案:告知患者检查部位和准备要求,运用隔挡设施并清理闲散人员,检查治疗结束后:待患者着装整齐后再接诊新患者。注意文明服务规范用语。

第10题:

患者休养要求的环境下列哪一项符合()

  • A、破伤风患者病室,应光线充足明亮。
  • B、产妇病室,应保暖不可开窗
  • C、中暑患者,室温温度宜23℃左右
  • D、气管切开的患者,室内相对湿度40%左右
  • E、儿科患者,室内温度宜23℃左右

正确答案: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