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8岁,工人,于1年前受凉后出现左足趾、足背酸胀痛,始为间歇性,未给以重视,步行后及夜间左足痛明显伴有足冰凉感

题目
问答题
患者男性,48岁,工人,于1年前受凉后出现左足趾、足背酸胀痛,始为间歇性,未给以重视,步行后及夜间左足痛明显伴有足冰凉感,遇冷后疼痛加重,5月前左足痛加重,为持续性,伴有步行50米后跛行,停步休息后左足疼痛稍好转,与天气变化明显相关,睡眠差。有长期吸烟史。查体:左足背皮肤颜色苍白,足趾紫红色,其中左小趾变黑,皮温低,左足背动脉扪及不清,趾甲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左足皮肤感觉减弱。辅助检查:下肢血管彩超:左下肢见多根动静脉血管闭塞。请回答下列问题:该患者诊断为什么病?请列出主要护理诊断?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年男性,房屋倒塌致左小腿砸伤10小时,曾在外院求治,诊断为左小腿胫腓骨双骨折,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回家后感左小腿及左足痛剧,遂来院就诊。检查见左小腿中段高度肿胀,坚硬,足部皮温较对侧低,感觉明显减退,足趾主动活动差,被动牵伸足趾可引起剧痛,左足背动脉触不到。其可能的并发症是

A、胫前动脉损伤

B、腓总神经损伤

C、脂肪栓塞

D、感染

E、骨筋膜室综合征


参考答案:E

第2题:

某男,左足怕冷、疼痛、间歇性跛行1年余。1个多月来足痛转为持续性静止痛,夜间痛剧,不能入睡,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应诊断为

A.痹证

B.脱疽

C.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D.糖尿病坏疽

E.雷诺病(肢端动脉痉挛症)


正确答案:B

第3题:

踝部胫后神经阻滞术的适应证包括( )。

A、足底部疼痛

B、足内侧缘、足踇趾的皮肤疼痛

C、足背第1、2趾相邻侧疼痛

D、足背及足趾相邻侧面疼痛

E、足跖前内侧疼痛


参考答案:E

第4题:

男性患者,47岁,1年前左下肢行走10余分钟后胀痛,肌肉抽搐而跛行,休息片刻缓解,再行走后疼痛又出现。无吸烟史,发病前半年左足部外伤已治愈,体格检查:左下肢皮色较苍白,左足背动脉未触及。
若患者时感足发凉,怕冷,有麻木感。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应考虑

A. 血栓性静脉炎
B. 深静脉血栓形成
C. 血栓闭塞性动脉炎(营养障碍期)
D. 血栓闭塞性动脉炎(局部缺血期)
E. 动脉粥样硬化症

答案:D
解析:
根据患者感下肢疼痛,肌肉抽搐而跛行,稍休息后症状消失,符合血栓闭塞性动脉炎(一期 ,局部缺血期)表现。
(二期)营养障碍期:此期除血管痉挛继续加重外,还有明显的血管壁增厚及血栓形成。即使在休息时也不能满足局部组织的血液需求,故病人足趾部可出现持续性疼痛,夜间尤甚。剧痛常使其夜不能寐,迫使其屈膝抱足而坐,或将患肢垂于床沿,以增加血供缓解疼痛。这种现象称之为静息痛(休息痛)。
(三期)组织坏死期:具有一、二期症状;肢端发生溃疡或坏疽:初期为干性坏疽,常先在一个或两个趾端或趾甲旁出现干枯发黑,逐渐累及整个足趾,脱落后常形成难愈的溃疡。如继发感染,干性坏疽可转为湿性坏疽。

第5题:

患者,男性,35岁。左足怕冷、疼痛、间歇性跛行,1年余。1个月来足痛转为持续性静止痛,夜间痛剧,不能入睡,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其诊断是

A.痹证

B.脱疽

C.糖尿病坏疽

D.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E.雷诺现象(肢端动脉痉挛症)


正确答案:B
足背动脉搏动消失为脱疽典型的临床表现。考点:脱疽的诊断。

第6题:

倪某,男,34岁。患者从3年前感到左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经治疗效果不佳,2年前病情加重夜间剧痛难忍,彻夜不眠,就诊于北京某三甲医院,治疗一个月疗效甚微,医师建议高位截肢,患者未同意。四月前出现左足肿痛,左大趾发黑溃烂,剧痛难忍。身热口干,便秘溲赤。查体:T36.5℃,P98次/分,R19次/分,BP110/80mmHg。痛苦表情,面色苍白。左足肿痛,肤色青紫,趾爪甲脱落,趾尖溃破腐烂,肉色不鲜;行走艰难,抬腿试验剧痛难忍。切诊:胫后动脉、足背动脉搏动均消失。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辅助检查:B型超声检查单提示左小腿胫后及足背动脉闭塞。作出中医病证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


参考答案:中医病证诊断:脱疽,湿热毒盛证西医疾病诊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Ⅲ期)

第7题:

患者近1年出现左足部怕冷,足趾疼痛,间歇性跛行。近1个月足部疼痛加剧,夜间疼痛明显,足背动脉搏动消失,此为

A.冻疮

B.脱疽

C.雷诺病

D.寒痹

E.行痹


正确答案:B

第8题:

患者,男,左足怕冷、疼痛、间歇性跛行年余。月余来足痛转为持续性静止痛,夜间痛剧,不能入睡,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应诊断为

A、痹证

B、脱疽

C、糖尿病坏疽

D、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E、雷诺病(肢端动脉痉挛症)


参考答案:B

第9题:

中年男性,房屋倒塌致左小腿砸伤10小时,曾在外院求治,诊断为左小腿胫腓骨双骨折,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回家后感左小腿及左足痛剧,遂来院就诊。检査见左小腿中段高度肿胀,坚硬,足部皮温较对侧德,感觉明显减退,足趾主动活动差,被动牵伸足趾可引起剧痛,左足背动脉触不到。其可能的并发症是

A.胫前动脉损伤
B.腓总神经损伤
C.脂肪栓塞
D.感染
E.骨筋膜室综合征

答案:E
解析:
[考点]骨折并发症
[分析]患者左小腿双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后,出现高张力肿胀,皮温低,感觉异常,足趾主动活动障碍,被动活动剧痛,足背动脉扪不清等一系列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典型临床表现,应考虑发生了此并发症。发生原因与患者受伤机制和小夹板固定有关。直接外力砸伤软组织损伤重,组织损伤性水肿及骨折后出血的血肿使骨筋膜室内容物体积增大,而来院前的小夹板固定使骨筋膜室体积变小,造成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而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

第10题:

患者男性,48岁,工人,于1年前受凉后出现左足趾、足背酸胀痛,始为间歇性,未给以重视,步行后及夜间左足痛明显伴有足冰凉感,遇冷后疼痛加重,5月前左足痛加重,为持续性,伴有步行50米后跛行,停步休息后左足疼痛稍好转,与天气变化明显相关,睡眠差。有长期吸烟史。查体:左足背皮肤颜色苍白,足趾紫红色,其中左小趾变黑,皮温低,左足背动脉扪及不清,趾甲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左足皮肤感觉减弱。辅助检查:下肢血管彩超:左下肢见多根动静脉血管闭塞。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病人诊断为什么病?(2)请列出主要护理诊断?


正确答案: (1)该病人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主要护理诊断:①疼痛,②组织灌注量改变,③躯体移动障碍,④组织完整性受损,⑤有感染的危险,⑥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