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个选项的措施对提高桩基抗震性能无效?()

题目
单选题
下列哪个选项的措施对提高桩基抗震性能无效?()
A

对受地震作用的桩,桩身配筋长度穿过可液化土层

B

承台和地下室侧墙周围回填料应松散,地震时可消能

C

桩身通长配筋

D

加大桩径,提高桩的水平承载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砌体的抗震性能的是( )。

A、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B、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

C、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

D、加强墙体之间的连接


答案:C

第2题:

下列关于桩基抗震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A. 7度时,一般单层厂房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B. 8度时,一般单层厂房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C. 7度和8度时,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5m以下的民用框架房屋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D.非液化土中低承台桩基,单桩的竖向和水平抗震承载力特征值,平均比非抗震设计时降低了 25%


答案:A,B,C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 2. 5条及第5. 2. 5条条文说明,非液化土中低承台桩基,单桩的竖向和水平抗震承载力特征值,平均比非抗震设计时提高了25%。

第3题:

下列对于桩基础的论述,错误是()。

A.承载能力大

B.抗震性能好

C.沉降量小

D.是一种浅基础


标准答案:D

第4题:

已经建成的建筑物、构筑物,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的,应当依法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不利于提高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措施是( )。

A、加强角柱
B、强梁弱柱
C、加长钢筋锚固
D、增强梁柱节点

答案:B
解析:
教材P30
【知识点】结构抗震的构造要求。震害调查表明,框架结构震害的严重部位多发生在框架梁柱节点和填充墙处;一般是柱的震害重于梁,柱顶的震害重于柱底,角柱的震害重于内柱,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框架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强柱、强节点、强锚固,避免短柱、加强角柱,框架沿高度不宜突变,避免出现薄弱层,控制最小配筋率,限制配筋最小直径等原则。构造上采取受力筋锚固适当加长,节点处箍筋适当加密等措施。@##

第6题:

桩基抗震设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液化土中低承台桩基,单桩的竖向和水平抗震承载力特征值,平均比非抗震设计时提高25%
B.存在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应计入承台周围土的抗力或刚性地坪对水平地震作用的分担作用
C. 8度时高度不超过24m的多层框架厂房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D. 7度时,一般单层厂房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答案:A,C,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第4.4. 1 ~4.4.3条,存在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不宜计入承台周围土的抗力或刚性地坪对水平地震作用的分担作用。

第7题:

桩基抗震设计时,下列说法出确的是( )。
A.非液化土中低承台桩某的抗震验算,单桩的竖向和水平抗震承载力特征值,可均比非抗震设计时提高25%
B.存在液化土的低承载台桩基,应计入承台周围土的抗力或刚性地坪对水平地震作用的分担作用
C.不超过8层11高度不超过50m的多层框架厂房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D.7度和8度时,一般单层厂房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答案:A
解析:
B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 —2010)第4. 4. 3条第1款,存在液化土层的低承载台桩基抗震验算,对一般浅基础,不宜计入承台周围土的抗力或刚性地坪对水平地震作用的分担作用;CD两项,根据第4. 4.1条,承受竖向荷载为主的低承台桩基,当地面下无液化土层,且桩承台周围无淤泥、淤泥质土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大于100kPa的填土时,可不进行桩基承载力验算的建筑是:①7度和8度时的一般单层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②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5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及与其基础荷载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

第8题: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抗震墙应设置桩基础。()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错误

第9题:

下列哪个选项错了?( )

A.6度抗震加速度0.05
B.7度抗震加速度0.1(0.15)
C.8度抗震加速度0.2(0.3)
D.9度抗震加速度0.5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3.2.2条规定,9度抗震设防烈度对应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40g。

第10题:

下列()项措施对提高建筑桩基抗震性能无效。()

  • A、对受地震作用的桩,桩身配筋长度穿过可液化土层
  • B、承台和地下室侧墙周围回填料应松散,地震时可消能
  • C、桩身通长配筋
  • D、加大桩径,提高桩的水平承载力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