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缩孔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钻孔缩孔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缩孔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预防措施:
1)在研制和选用涂料时,要注意涂料对缩孔的敏感性;
2)涂装车间的设备工具等,不允许带对涂料有害的物质,尤其是硅酮;
3)确保压缩空气清洁,无油无水;
4)涂装环境清洁,无尘、无油物和漆物等漂浮;
5)严禁随便接触被涂物,确保被涂物表面洁净。
原因:
1)涂料表面张力偏高,流平性差,释放起泡性差;
2)调漆工具及设备不洁净,使有害物质混入涂料中;
3)被涂物表面不洁净;
4)涂装环境不清洁;
5)涂装工具、劳保用品不干净。

第2题:

铸件上产生缩孔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定向凝固为什么能避免缩孔缺陷?


正确答案:液态金属在铸型内凝固过程中,由于补缩不良,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分将形成孔洞。定向凝固可以使铸件各个部位的凝固收缩均能得到液态金属的充分补缩,从而将缩孔转移到冒口之中。冒口为铸件的多余部分,在铸件清理时切除,即可得到无缩孔的铸件。

第3题:

常见的钻孔(包括清孔时)事故有:()、扩孔和缩孔、钻杆折断、钻孔漏浆等。
A.塌孔 B.钻孔偏斜C.沉渣过厚 D.糊钻、埋钻 E.吊钻落物


答案:A,B,D,E
解析:

第4题:

钻孔缩孔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是什么?


正确答案:缩孔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钻锥焊补不及时,严重磨耗的钻锥往往钻出较设计桩径稍小的孔,另一种是由于地层中有软塑土,遇水膨胀后使孔径缩小。为防止缩孔,前者要及时修补磨损的钻头,后者要使用失水率小的优质泥浆护壁并须快转慢进,并复转两三次;或者使用卷扬机吊住钻锥上下.左右反复扫孔以扩大孔径,直至使发生缩孔部位达到设计孔径要求为止。

第5题:

简述缩孔和缩松形成的原因。


正确答案:液态合金在冷凝的过程中收缩和凝固所缩减的容积得不到补充,在铸件在凝固的部位形成一些孔洞。

第6题:

常见的钻孔(包括清孔时)事故有:()、扩孔和缩孔、钻杆折断、钻孔漏浆等。

  • A、塌孔
  • B、钻孔偏斜
  • C、沉渣过厚
  • D、糊钻、埋钻
  • E、吊钻落物

正确答案:A,B,D,E

第7题:

铸件中产生缩孔和缩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生产工艺上有哪些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铸件中产生缩孔和缩松的主要原因是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
在实际生产中,通常采用顺序凝固原则,并设法使分散的缩松转化为集中的缩孔,再使集中的缩孔转移到冒口中,最后将冒口去除,即可获得完好铸件。即通过设置冒口和冷铁,使铸件从远离冒口的地方开始凝固并逐渐向冒口推进,冒口最后凝固。

第8题:

缩孔和缩松产生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


正确答案:主要原因是液态收缩和凝固态收缩所致。
缩孔缩松产生原因:铸件设计不合理,壁厚不均匀;浇口、冒口开设的位置不对或冒口太小;浇注铁水温度太高或铁水成分不对,收缩率大等。
防止措施:
(1)浇道要短而粗;
(2)采用定向凝固原则;
(3)铸造压力要大;
(4)浇注时间要适当的延长;
(5)合理确定铸件的浇注位置、内浇口位置及浇注工艺。

第9题:

什么是缩孔?其产生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缩孔:铸件在凝固过程中因补缩不良而在热节或最后凝固的部位形成的宏观孔洞。
(缩松:缩松是细小的分散缩孔。
疏松:又称显微缩松,是铸件凝固缓慢的区域因微观补缩通道堵塞而在枝晶间及枝晶晶壁间形成的细小孔洞。)
原因:1)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大于固态收缩,凝固时间过长;
2)浇注温度不当,过高易产生缩孔,过低易产生缩松和疏松;
3)结晶温度范围过大,糊状凝固倾向大,易形成缩孔和缩松;
4)合金中溶解的气体过多,在凝固阶段析出,阻碍补缩,加重缩松和疏松;
5)合金中没有或缺少晶粒细化元素,凝固组织粗大,易形成缩松和疏松;
6)浇注系统、冒口、冷铁和补贴等设置不当,铸件在凝固过程中未能得到有效补充;
7)铸件结构设计不合理,如壁厚变化太突然、孤立的厚断面得不到补缩;
8)冒口数量不足,尺寸太小,形状不合理或冒口与铸件连接不当,补缩效果差;
9)内浇道过厚或位置不当,造成热节;
10)合金成分设计不当,杂质含量过多,使凝固温度间隔增大;
11)砂箱、芯骨刚度差,型芯紧实度低且不均匀,强度低,使铸件在产生胀型缺陷的同时,在内部形成缩孔和缩松。

第10题:

形成缩孔的基本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形成缩孔的基本原因:合金的液态和凝固收缩大于固态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