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列高层建筑中进行地震作用计算时,()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 Ⅰ.高柔的高层建筑结构 Ⅱ.沿竖向刚度略有变化的5

题目
单选题
在下列高层建筑中进行地震作用计算时,()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 Ⅰ.高柔的高层建筑结构 Ⅱ.沿竖向刚度略有变化的52m高的乙类高层建筑结构 Ⅲ.设防烈度为7度,高度大于100m的丙类高层建筑结构 Ⅳ.甲类高层建筑结构
A

Ⅲ、Ⅳ

B

Ⅰ、Ⅱ

C

Ⅰ、Ⅲ

D

Ⅱ、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特别不规则、甲类和超过规定范围的高层建筑需要进行一维或二维时程分析法的补充计算。()


正确答案:对

第2题:

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关于地震作用的计算,下列何项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的要求?(  )[2012年真题]

A. 7度抗震设计时,各种结构均不必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B. 计算双向地震作用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
C. 7~9度抗震设防的连体结构,应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补充分析
D. 高度不超过40m以弯曲变形为主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

答案:C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4.3.4条第3款规定,7~9度抗震设防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包括连体结构,应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补充分析。A项,根据第4.3.2条第3款规定,高层建筑中的大跨度、长悬臂结构,7度、8度抗震设计时应计入竖向地震作用;B项,根据第4.3.2条第2款及第4.3.3条条文说明规定,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作用;D项,根据第4.3.4条第2款规定,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

第3题:

下列高层建筑中,计算地震作用时何者宜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

A.建筑设防类别为乙类的高层建筑

B.建筑设防类别为甲类的建筑

C.建筑设防类别为丙类的建筑

D.建筑设防类别为丁类的建筑


答案:B

第4题:

在地震区,关于竖向地震作用,下列哪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竖向地震作用在高层建筑结构的上部大于底部
B.竖向地震作用在高层建筑结构的中部小于底部
C.高层建筑结构竖向振动的基本周期一般较短
D.有隔震垫的房屋,竖向地震作用不会隔离

答案:B
解析:
根据输入竖向地震加速度波的时程反应分析发现,高层建筑由竖向地震引起的轴向力在结构的上部明显大于底部。结构竖向振动的基本周期较短,作为简化方法,总竖向地震作用可表示为竖向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和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乘积,沿高度分布按第一振型考虑,也采用倒三角形分布。同时,隔震垫也不隔离竖向地震作用。

第5题:

下列关于竖向地震作用的主张,其中何项不正确?
(A) 9度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B) 8度抗震设计时,跨度大于24m的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C) 8度抗震设计的带转换层高层结构中的转换构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D) 8度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可不计竖向地震作用


答案:D
解析:
答案:(D)
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3.3.2条3、4款及条文说明和10.2.6条,(A)、(B)、(C)正确。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1.1条注(D)不正确,故选(D)。

第6题:

大多数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计算主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正确答案:错误

第7题:

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关于地震作用的计算,下列何项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 — 2010)的要求?
A 7度抗震设计时,各种结构均不必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B 计算双向地震作用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
C 7~9度抗震设防的连体结构,应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补充分析
D 高度不超过40m以弯曲变形为主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


答案:C
解析:
解答:根据《高规》4.3.2条第3款,(A)不符合;
根据《高规》4.3.2条第2款4.3.3条文说明,(B)不符合;
根据《高规》4.3.4条第3款,(C)符合;
根据《高规》4.3.4条第2款,(D)不符合。

第8题:

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高层建筑结构,采用()方法计算地震作用。

A.底部剪力法

B.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C.考虑扭转耦联振动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D.弹性时程分析法


答案:A

第9题:

在地震区,关于竖向地震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竖向地震作用在高层建筑结构的上部大于底部
B.竖向地震作用在高层建筑结构的中部小于底部
C.高层建筑结构竖向振动的基本周期一般较短
D.有隔震垫的房屋,竖向地震作用不会隔离

答案:B
解析:

第10题:

在下列建筑中进行地震作用计算时,宜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的是() ①特别不规则的建筑 ②甲类建筑 ③7度设防烈度,高度120m的高层建筑 ④8度设防烈度,Ⅱ类场地,高度85m的高层建筑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