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A 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俄国经济发展的劳动力、部分资金和国内市场问题B 对俄国的政治民主化无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意义C 俄国改变了落后状态,一跃成为赶超英德的发达国家D 改革解放了农奴,提高了其政治地位,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题目
单选题
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A

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俄国经济发展的劳动力、部分资金和国内市场问题

B

对俄国的政治民主化无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意义

C

俄国改变了落后状态,一跃成为赶超英德的发达国家

D

改革解放了农奴,提高了其政治地位,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彼得二世改革时期沙龙作为西华改革的产物进入俄国。


参考答案:错

第2题:

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

A.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B.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
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答案:B
解析:
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受农奴制的严重阻碍,农奴制束缚了农奴人的自由,使他们固着与土地,面对新兴工业急需劳动力,农奴仍被困于土地上从事落后的农业或是成为地主的家仆,资本主义遭受农奴制严重的干扰和破坏。俄国经济基础已有本质的变化,而旧的上层建筑依然存在,必须进行改革。

第3题:

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A.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B.俄国农奴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

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参考答案:B

第4题:

简述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正确答案: 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促进了俄国资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西方资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同西方资义国家的差距,变革愿望日益强烈,推动了俄国在政治方面的改革。
为使专制制度适应资义发展的需要,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这是废除农奴制后俄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级君主专制转变的第一步,从而为俄国资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5题:

俄国农奴制改革


正确答案: 19世纪中叶,俄国资本主义关系发展,农奴制逐渐瓦解。农民起义不断,革命民主主义者宣传革命思想,鼓动人民推翻农奴制度。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腐败,统治集团内部出现改革派。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迫于形势,宣布自上而下进行改革。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沙皇签署《农民改革法令》和《改革宣言》。该《法令》由17个文件组成,包括《关于农民脱离农奴依附地位的总法令》、《关于赎买法令》、《地方法令》等。其中《总法令》最重要,共207条,规定了废除农奴制的基本条件。改革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农民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和交换农奴、不能禁止农民结婚和干涉其家庭生活。农民可以用自己的名字订立契约,从事商业、手工业,拥有动产和不动产;农民可获得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农民依法交60卢布赎金,6个月后即可获得宅旁园地所有权。农民取得份地,须经地主同意,缴付赎金。在赎取份地前,农民仍要向地主服“暂时义务”;以村社为单位实行连环保制度,未经允许农民不得随便到外地谋生。列宁指出,农奴制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改革。它使数千万农奴摆脱了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为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但这场改革极不彻底。大片土地仍在贵族地主手中。农奴制残余在俄国大量保留下来了。

第6题:

材料:
在学习“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教师先利用投影显示新闻片段:据俄罗斯新闻网2005年6月8日报道,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使俄罗斯最终告别了落后的农奴制。为了纪念这位沙皇在世界近代史上做出的巨大贡献,俄罗斯政府于2005年6月7日,在莫斯科红场旁边竖立起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在揭幕式上,市长卢日科夫说:“今年.俄罗斯人民有幸经历了本国历史上和文化界的一件大事,经过艺术家们的努力,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终于在莫斯科落成了。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全俄罗斯东正教大牧首阿列克谢二世在致辞中说:“亚历山大二世不仅使俄罗斯摆脱了农奴制的桎梏,同时在国内也十分重视教育兴国,创立了许多大学。”致辞后,阿列克谢二世亲自为塑像进行了东正教封圣并主持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追悼弥撒。
然后,教师引入新课:以上这则新闻告诉我们,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在俄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那么,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改革为什么对俄国历史产生了如此重要的影响呢
让我们进入本专题的历史之中去寻求答案。
问题:
请对此课堂导入进行评价,并说明课堂导入的要求有哪些


答案:
解析:
评价:关于课堂的导入艺术应当把握的关键就是六个字:“凝神、点题、起兴”。可以说,有效的课堂导入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在本案例中教师采用古今结合的导入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习改革专题的现实意义,体现了本模块教学的时代性原则。教师在讲解中注意运用多种教学资源,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性,更好的投入历史教学中。 课堂导入的要求:①趣味性;②新颖性;③启发性;④艺术性;⑤简短性。
综上所述,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是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俗话说“教无定法”,新课导人也是这样。因此教师在运用原有导入方法的同时,应不断探索新的方法,积极运用到历史课堂教学实践,做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第7题:

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 A、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 B、俄国农奴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 C、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
  • 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正确答案:B

第8题:

下图是俄罗斯于2011年发行的一枚纪念俄国农奴制改革150周年的纪念币。纪念币图案左上部是一个正在耕作的农民,右下部是一支鹅毛笔和亚历山大二世的签名。请说出农奴制改革使俄国()。


参考答案:B

第9题:

某位历史学家对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作了这样的主人:“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农奴)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这位史学家认为这一法令()。

  • A、解决了农奴的贫困问题
  • 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 C、加速了俄国向亚洲扩张
  • D、使俄国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正确答案:B

第10题:

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和彼得一世的改革的最大区别在于()。

  • A、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 B、建立强大的海军
  • C、增强了俄国的国力
  • D、使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