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亚里斯多德关于文艺的心理和社会功能理论。

题目
问答题
简述亚里斯多德关于文艺的心理和社会功能理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亚里斯多德关于文艺的心理和社会功能理论。


参考答案:

1.摹仿的作品给人以快感;
2.文艺能够让人实现心理的健康。


第2题:

亚里斯多德的文艺模仿观有何特点?
1、他的文艺创作的模仿会所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贯彻现实主义原则,否定了柏拉图的文艺是模仿的模仿的观点,认为文艺所模仿的对象本身就具有“完完全全的实在性”,把现实人生视为文艺的主要模仿对象。文艺的模仿不仅是再现现实人生,同时也是一种创造,是对人生普遍本质的表现。
2、他认为艺术表现自然的真实和本质。感性的现实本身是真实的,模仿现实的艺术也是真实的。同时,艺术是创造性活动的产物,艺术模仿自然,并不是对自然进行原封不动的抄袭,而是进行能动的创造。艺术模仿的对象应该是过去有的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应当有的事。文艺的模仿可以“比生活本身更美”;艺术原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3、总之,艺术之所以要想像,要虚构,要表达理想,就是因为它是艺术。艺术要模仿自然,但并不等于自然;艺术是一种创造,但又不能脱离自然。这就是亚里士多德关于“艺术模仿自然”的全部涵义。

第3题:

"寓教于乐"是( )在《诗艺》中论述文艺的美育功能时提出的论断。

A.亚里斯多德

B.柏拉图

C.贺拉斯

D.毕达歌拉斯


参考答案:C

第4题:

简述亚里斯多德的自由教育理论及对西方教育的影响


正确答案: 亚里斯多德的自由教育理论:
(1)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性,使人成为自由人。
(2)自由教育是惟一适合自由人的教育。
(3)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进行职业准备,而是促进人的各种高级能力和理性的发展。
(4)自由教育应以自由学科为基本内容,并且应避免机械的、专业化的训练。
(5)实施自由教育的两个条件:一是充足的闲暇;二是自由学科(不带功利的学科,包括读、写、算、体操、哲学等)。
影响:亚里斯多德的自由教育理论对欧洲文艺复兴以后1000多年间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来先后出现的永恒主义、新托马斯主义等流派的思想都受其影响。

第5题:

亚里斯多德是如何阐释文艺模仿的创造性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文艺的摹仿是创造性的。创造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他推崇文艺再现“应当有的事”。他承认艺术摹仿的三种对象:过去和现在有的事,传说和人们相信的事,应当有的事。他甚至为艺术家创造的现实中不存在的现象辩护。文艺可以模仿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文艺的模仿可以“比生活本身更美”,艺术原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第6题:

亚里斯多德认为文艺对人格的养成提供了什么积极的价值?
肯定了文艺的认识作用和快感作用。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能引起快感。文艺使人感受真实的愉悦,培育良好的艺术鉴赏力,而在艺术鉴赏中的净化,是一种谐和情感的心理治疗。亚里士多德举例说:“一些人沉溺于宗教狂热,当他们听到神圣庄严的旋律,灵魂感发神秘的激动,我们看到圣乐的一种使灵魂恢复正常的效果,仿佛他们的灵魂得到治愈和净洗。那些受怜悯、恐惧及各种情性影响的人,必定有相似经验,而其他每个易受这些情感影响的人,都会以一种被净洗的样式,使他们的灵魂得到澄明和愉悦。这种净化的旋律同样给人类一种清纯的快乐”。这里所说的情感净化,在理智的鉴赏中实现,实际上就是通过音乐的审美移情作用,平和那些极端激烈的情感,有益于培育中和、适度的健康心理。

第7题:

亚里斯多德是怎样理解文艺的本质的?
亚里士多德对前人的学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批判和继承,提出了西方古典时代最有价值的关于文艺本质方面的思想。
1、文艺的本质是世界的一种摹仿。
2、文艺作为模仿是创造性的,不是对对象的单一和简单的复制,不是被动的,盲目的,消极的。创造性体现在两个方面:文艺可以模仿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文艺的模仿可以“比生活本身更美”;艺术原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3、文艺作为模仿是真实的:艺术所模仿的是现实世界所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即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而不是如柏拉图所说的只是现实世界的外形。他不仅肯定了艺术摹仿的对象——现实世界的真实性,而且认为文艺本身就揭示和体现着“可然律或必然律“的”普遍性“,体现着高度的真实性。相对来说,亚里士多德的文艺观是较为客观与积极的。

第8题:

创立文艺理论独立体系的是()

A.亚里斯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席勒


参考答案:A

第9题:

学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

A关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心理学基础理论

B关于学校教育的基础理论

C关于心理健康的心理理论

D关于学生社会性教育的心理学理论


A,B,C

第10题:

简述孔子论述文艺的社会功能。


正确答案: 1.从人的立身处世来讨论和礼乐。认为诗乐具有教化作用,可提高人品德修养。同时在政治和社会活动中,发挥其社会功能。
2.论文学世态与社会的关系。提出了“兴观群怨”之说。通过诗歌来表达情志以发挥其社会作用的概括论述,这也体现了孔子对诗歌艺术特征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