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悝变法主要是重视农业生产,加强君主权力,带有明显的集权倾向。

题目
判断题
李悝变法主要是重视农业生产,加强君主权力,带有明显的集权倾向。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对商鞅变法叙述正确的是:()

A、加强了王的集权化。

B、重视农业生产。

C、削弱贵族权利。

D、上述三项都对


答案:D

第2题:

简述明初加强君主集权统治的措施及其影响。


答案:
解析:
【知识点】明代加强皇权所采取的措施。
措施:(1)废行省,设三司,改革地方机构;(2)废丞相,以六部治国,加强皇权;(3)废大都督府,设五军都督府,制定卫所制度,加强对军队控制;(4)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加强对百官的监察;(5)设置锦衣卫和东西厂,加强特务统治;(6)杀戮功臣,提高皇权。
影响:通过以上措施,明太祖提高了皇权,促成了明代集权政治的建立。这种高度集中的权力,为明初社会经济的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提供了政治上的保证。但是,因为明朝时我国封建社会已到晚期,专制主义的强化,必然导致封建政治的腐败,也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封建社会的瓦解,其消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第3题:

魏国()的变法代表了战国变法的先锋。

A、商鞅

B、魏征

C、李悝

D、王安石


答案:C

第4题:

简述李悝变法的政策。


正确答案:第一,“尽地力之教”。第二,实行“平籴法”。第三,提出了“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选官标准。第四,编修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成文法——《法经》。第五,任用了与孙子并称的军事家吴起,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

第5题:

1933年以来,美国联邦制演变的特点是联邦政府的权力呈明显的集权化倾向,州政府权力相对缩小。领导地位作为出发点。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继李悝变法之后,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虽然开始较晚,取得的成效却很显著,其价值仍可以同李悝变法并驾齐驱。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的主要意思的是( )。

A.李悝变法早于商鞅变法

B.商鞅变法开始太晚

C.商鞅变法意义同样深远

D.商鞅变法虽然开始很晚,但收效明显


正确答案:D
由文意可知,片段主要强调了商鞅变法的成效显著以及价值很大。正确答案为D。

第7题:

简述明初加强君主集权统治的措施及其影响。(10分)


答案:
解析:
措施:(1)废行省,设三司,改革地方机构。(2)废丞相,以六部治国,加强皇权。(3)废大都督府,设五军都督府,制定卫所制度,加强对军队控制。(4)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加强对百官的监察。(5)设置锦衣卫和东西厂,加强特务统治。(6)杀戮功臣,提高皇权。
影响:通过以上措施,明初统治者提高了皇权,促成了明代集权政治的建立。这种高度集中的权力,为明初社会经济的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提供了政治上的保证。但是,因为明朝时我国封建社会已到晚期,专制主义的强化,必然导致封建政治的腐败,也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封建社会的瓦解,其消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第8题:

李悝变法主要是重视农业生产,加强君主权力,带有明显的集权倾向。()


答案:×

第9题:

简述明初加强君主集权统治的措施。


正确答案: (1)废行省,设三司,改革地方机构;(2)废丞相,以六部治国,加强皇权;(3)废大都督府,设五军都督府,制定卫所制度,加强对军队控制;(4)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加强对百官的监察;(5)设置锦衣卫和东西厂,加强特务统治;(6)杀戮功臣,提高皇权。通过以上措施,明太祖提高了皇权,促成了明代集权政治的建立。这种高度集中的权力,为明初社会经济的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提供了政治上的保证。但是,因为明朝时我国封建社会已到晚期,专制主义的强化,必然导致封建政治的腐败,也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封建社会的瓦解,其消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第10题: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其中最为彻底的是()。

  • A、吴起变法
  • B、商鞅变法
  • C、李悝变法
  • D、邹忌变法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