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政新篇

题目
名词解释题
资政新篇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洪仁玕提出的太平天国后期的施政纲领。在政治方面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方面主张兴办近代化的工矿交通事业;在改良社会方面主张发展近代文化卫生福利事业;在法律方面主张善待轻犯、改革刑罚制度,等等。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实施。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资政新篇》的作者是洪仁玕

B

《资政新篇》对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也有所涉及

C

《资政新篇》在当时社会无法得到实现

D

《资政新篇》带有资产阶级色彩


正确答案: B
解析:
B项,《资政新篇》是清咸丰九年(1859)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反映了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它仅代表少数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对社会发展的规划,未提及农民迫切要求的土地问题;并且太平天国本身不具备实施资本主义建设方案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加上战争环境的限制,无法实现。

第2题:

问答题
简评《资政新篇》的法律思想。

正确答案: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领导人洪仁玕为挽救危局而著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于其中的法律思想主要有:第一,"国家以法制为先",立法是治国之本。
第二,"恩威并济"与"教、法兼行"。"威"是指"持法严","持法严"是指严肃认真地"奉法、执法、行法"。在主张以法"威"之的同时,还主张法外施恩,即"刑外化之以德"。他提出"德化于前,刑罚于后"的原则,反对不教而诛,要求"教、法兼行"。
《资政新篇》是洪仁玕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结晶,反映了民主与科学的因素,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问答题
怎样评价《资政新篇》?

正确答案: 性质:1859年,“干王”洪仁玕回到天京提出《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
评价:《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不代表农民阶级运动的本来方向。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第4题:

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正确答案:《天朝田亩制度》: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此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进步性——它实质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它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中中“均田”等思想的发展与超越,具有进步意义。
局限性——但它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她所描绘的理想天国,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和绝对平均的社会。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性。
《资政新篇》: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性质。
进步性——它明确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主张平等的外交等。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具有进步性。
局限性——但它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的现实斗争联系起来,只字未提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既非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也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因此得不到太平天国广大将士的拥护,对太平天国的现实斗争没有起任何积极作用,而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的客观条件,所以它根本没有实行。

第5题:

资政新篇


正确答案: 是洪仁轩总理朝政作为施政纳领而提的,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全面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宏大方案。它主张学习资本主义文化、科技、革新政治,在中国近代经济思想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因其历史局限性的制约,明显脱离实际而无法实现。

第6题:

怎样评价《资政新篇》?


正确答案:性质:1859年,“干王”洪仁玕回到天京提出《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
评价:《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不代表农民阶级运动的本来方向。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第7题:

简评《资政新篇》的法律思想。


参考答案: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领导人洪仁玕为挽救危局而著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于其中的法律思想主要有:
第一,"国家以法制为先",立法是治国之本。
第二,"恩威并济"与"教、法兼行"。"威"是指"持法严","持法严"是指严肃认真地"奉法、执法、行法"。在主张以法"威"之的同时,还主张法外施恩,即"刑外化之以德"。他提出"德化于前,刑罚于后"的原则,反对不教而诛,要求"教、法兼行"。《资政新篇》是洪仁玕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结晶,反映了民主与科学的因素,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第8题:

试析《资政新篇》发表的背景、内容、意义和局限。


参考答案:

背景:1856年9月发生的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军的自身力量,太平天国由盛转衰。为富国强兵和扭转形势,洪仁玕于1859年提出《资政新篇》,它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
主要内容:政治方面,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倡雇佣劳动制。思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陋习,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严禁鸦片输入。
意义:《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反映了太平天国某些领导人在后期试图通过向外国学习来寻求出路的一种努力,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具有进步性。
局限性:它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的现实斗争联系起来,也只字未提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其既非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也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因此得不到太平天国广大将士的拥护,对太平天国的现实斗争没有起任何积极作用,而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的客观条件,所以它未能付诸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