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怎样论述自由和平等理论的?他心中理想的社会秩序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伏尔泰怎样论述自由和平等理论的?他心中理想的社会秩序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一、考题回顾
题目:《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内容

3.基本要求:
(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2)教学过程中讲述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时能够利用他们的名言著作加以讲解。
(3)有必要的板书设计。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直接提出问题:法王路易十六在监狱中阅读启蒙思想家著作时曾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路易十六为什么这么说?伏尔泰和卢梭又是怎么毁灭法国的呢?从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伏尔泰
教师先出示伏尔泰雕像图片,并提问:同学们将课下搜集的资料展示一下,谁来介绍一下伏尔泰?
学生回答: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他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泰斗,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欧洲的良心”。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伏尔泰关于教会的看法的资料,提出问题:伏尔泰对于教会是什么态度?他的主张是什么?资料如下:

学生回答: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
教师介绍:伏尔泰还强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过没有承认在社会生活方面人人平等。
过渡:伏尔泰与孟德斯鸠、卢梭合称“法兰西启蒙运动三剑侠”。我们接下来看看孟德斯鸠和卢梭的启蒙思想。
(二)孟德斯鸠
教师播放启蒙运动纪录片《世界历史》中关于孟德斯鸠的片段,提出问题:孟德斯鸠对于权力的分配有何看法?
学生回答: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反对君主专制。
教师接着提问:首先运用孟德斯鸠的理论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的是哪个国家?三权归谁所有?三权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是美国。国王只能行使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应当属于议会和法院。三者之间相互监督,相互牵制。
教师说出孟德斯鸠的名言,提出问题:孟德斯鸠的主要思想有哪些?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及所给材料,回答:孟德斯鸠同样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他认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三)卢梭
教师安排学生浏览课本,并提问:卢梭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师生总结:卢梭主张人生而自由平等,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统治者一旦违背契约,人们有权推翻他。即卢梭主张“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人民主权”。
教师追问:什么是社会契约论呢?
学生回答: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
教师提问:卢梭为什么会提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财产私有”这么激进的主张?
学生思考,教师补充:卢梭出身于下层阶级,受到上层阶级的压迫,对统治者的剥削压迫,残酷统治有深刻体会,对于中下层民众的苦难生活也能感同身受,因此他的思想最激进,他代表了中小资产阶级利益。他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请学生扮演角色,分别说出自己的思想主张。
作业:请学生课下阅读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作,下节课与同学分享心得体会。


答案:
解析:

第2题:

“自由、平等、博爱”等主张的提出者是()。

  • A、伏尔泰
  • B、约翰·霍华德
  • C、孟德斯鸠
  • D、卢梭
  • E、奥古斯特·孔德

正确答案:A,C,D

第3题:

简述伏尔泰所主张的自由。


参考答案:伏尔泰主张人的自由,他认为自由是除了依赖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即不受任何束缚;他捍卫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他提倡信仰自由;

第4题:

关于平等的论述,恩格斯曾给予高度评价的是()。

  • A、霍布斯的平等理论
  • B、洛克的平等理论
  • C、卢梭的平等理论
  • D、孟德斯鸠的平等理论

正确答案:C

第5题:

“他是一个阶级的引领者,是真正平等自由的引领者,也是另一种新型社会的预言者。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这段话高度评价了()

  • A、伏尔泰和其反封建学说
  • B、卢梭和其人民主权说
  • C、马克思和其社会主义理论
  • D、达尔文和其进化论

正确答案:C

第6题:

克罗齐是怎样论述直觉与表现的。他对此所做的结论是什么?
(1)每一个真直觉或表象同时也是表现。没有在表现中对象化了的东西就不是直觉或表象,就还只是感觉和自然的事实。心灵只有借造作、赋形,表现才能直觉。若把直觉与表现分开,就永没有办法把它们再联合起来。
(2)直觉的活动能表现所直觉的形象,才能掌握那些形象。表现对于直觉都绝不可少,直觉必须以其一种形式的表现出来,表现其实就是直觉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每个人都经验过,在把自己的印象和感觉抓住而且表达出来时,心中都有一种光辉焕发;但是如果没有抓住和表达它们,就不能有这种内心的光辉焕发。所以感觉或印象,借文字的助力,从心灵的浑暗地带提升到凝神观照界的明朗。
(3)所以说,直觉与表现是无法可分的。此出现则彼同时出现,因为它们并非二物而是一体。

第7题:

公共权力所负载的道德使命主要有()。

  • A、确保公民个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国家安全
  • B、维持社会秩序
  • C、保障人的自由和平等
  • D、维护社会稳定

正确答案:A,B,C

第8题:

伏尔泰、卢梭平等理论比较。


参考答案:

(1)平等理论的背景,都来自对法国封建等级制的批判。
①在人人生而平等的判断依据上,伏尔泰继承自然法理论,认为神在世界各地创造的各民族虽不同,但其根本人性是相同的。自然赋予人们共同的本性、共同的权利,所以人人是平等的。
②而卢梭承认自然状态说,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们过着纯朴的、道德的生活,遵循自然法的原则。相互同情、彼此关怀、亲密无间的自然感情代替了法律。在自然状态下存在着真正的平等。
(2)在不平等的来源上,伏尔泰认为人人可追求平等,但现实生活中平等是不可能的。因为生活资料有限,屈从、奴役、不平等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卢梭认为私有制是不平等的根源。他强烈谴责、抨击这种社会不平等,但认为其是社会发展不可抗拒的趋势,即脱离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
(3)在追求什么样的平等上,伏尔泰要求的仅是政治、法律上的平等,即废除封建等级制,承认人人生而平等。卢梭主张用暴力推翻暴君,消除不平等之后所要建立的并不是最初的那种自然社会,而是订立新的契约,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新的平等。


第9题:

从经济发展阶段的角度分析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理论是()

  • A、功利主义的理论
  • B、自由主义的分配正义论
  • C、自由意志主义的机会平等论
  • D、“倒U型”理论

正确答案:D

第10题:

伏尔泰怎样论述自由和平等理论的?他心中理想的社会秩序是什么?


正确答案: 伏尔泰认为自然法是理性的体现,依着自然法则,“人人平等,人人自由”。他极力宣传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认为有了这两种自由,其他一切自由就有了可靠的保障,提倡信仰自由。他认为人们是生而平等的,但又认为屈从与奴役是无法避免的,人们在社会地位上是无法平等的,认为财产和地位的不平等是合理的,他的平等思想只停留在承认人的天生平等以及废除等级特权,使普通人不受轻蔑的程度。
他认为公正的社会秩序是以自由和私有制为基础的,人们可以向往平等,但人们不应该要求现实的平等,更不应该采取行动来实践平等。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