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年满21岁、精神正常、未判过刑的男子,均有选举权;(二)实行秘密投票制,以保障选民充分享有投票权……”。这是一

题目
单选题
“(一)凡年满21岁、精神正常、未判过刑的男子,均有选举权;(二)实行秘密投票制,以保障选民充分享有投票权……”。这是一份请愿书中提出的政治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

工业革命

B

宪章运动

C

法国大革命

D

巴黎公社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党员享有行使()、选举权,有被选举权的权利。

A、讨论权

B、投票权

C、表决权

D、参与权


正确答案:C

第2题:

我国选举制度中选举权的平等性具体表现在( )。

A.正在服刑的人员享有选举权

B.每个选民投出的选票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C.每个选民在每次投票中只享有一个投票权

D.汉族代表和少数民族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存在适当差别


正确答案:BCD

第3题:

根据我国选举法规定,每一选民在一次选举中( )。

A.可以有多个投票权

B.只有一个投票权

C.可以转让投票权

D.可以出售投票权


参考答案:B

第4题:

下列有关我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的论述正确的是、()

A、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要求我国公民只要年满18周岁,都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都是相同的,体现了我国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C、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表明我国各级人大代表都是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D、秘密投票原则要求如果选民是文盲就不能参加投票,因为其如果委托别人代写,就违背了秘密投票原则

答案:B
解析:
A项中,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并不表明公民只要年满18周岁就当然地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因为如果公民的行为构成刑事犯罪,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可以被剥夺政治权利,其中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项中,根据《选举法》第14条和第16条的规定,地方人大和全国人大的代表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分配。这是2010年3月《选举法》的重大修改,考生一定要牢记。故B项正确。C项中,在间接选举时,人大代表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所以该项错误。D项中,选民是文盲的可以委托其信任的人代写选票,这是变通规定,有利于选民选举权的保障,没有违背秘密投票原则。

第5题:

每一选民在一次选举中最多有两个投票权。( )


参考答案:错

第6题:

党员享有行使()的权利。

A、表决权

B、选举权

C、被选举权

D、投票权


正确答案:ABC

第7题:

每一选民在一次选举中有()个投票权。


正确答案:一个

第8题:

党员享有行使投票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错

第9题:

每个选民在每次选举中只能在一个地方享有()投票权。

A.四次

B.两次

C.一次

D.三次


正确答案:C

第10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选举的平等性原则的理解错误的是?


A.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是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4倍
B.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实行合议制,采取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代表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
C.每一个选民在选举中平等地拥有一个投票权
D.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外,都平等地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答案:A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