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时期编成的《大中刑律统类》共()门。

题目
单选题
唐宣宗时期编成的《大中刑律统类》共()门。
A

120

B

125

C

123

D

121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配有律疏的法律有( )。

A.《大中刑律统类》

B.《贞观律》 (⊙o⊙)

C.《唐六典》

D.《永徽律》


正确答案:D
D《永徽律》颁布后鉴于当时中央、地方在审判中对法律条文理解不一,每年科举考试中明法科考试也无统一的权威标准的情况,唐高宗在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五月,以“学未有定疏”,下令召集律学通才和一些重要臣僚对《永徽律》进行逐条逐句的解释,“条义疏奏以闻”,于是长孙无忌、李绩、于志宁、褚遂良等19人,撰《律疏》30卷奏上,与《永徽律》合编在一起,于永徽四年(公元563年)十月颁行。计分12篇,共30卷,称为《永徽律疏》。其他选项的法律并没有颁布律疏。

第2题:

唐代时期,“以刑律分类为门,附以格敕”编纂而成的法律是

A.《永徽律疏》

B.《大中刑律统类》

C.《庆元条法事类》

D.《唐六典》


正确答案:B

第3题:

系统记载唐朝官制的行政法典是( )。

A.《武德律》

B.《开元律疏》

C.《唐六典》

D.《大中刑律统类》


正确答案:C
解析:《唐六典》是唐玄宗开元年间制定的,内容涉及唐代的三省六部,以及各寺监等封建国家机关的设置、奖惩等规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行政法典。

第4题:

唐宣宗时,张戣编成《大中刑律统类》,这种将律、令、格、式混编一起的新型法典,简称()。

  • A、刑律
  • B、刑统
  • C、唐律
  • D、疏议

正确答案:B

第5题:

“刑统”这种法典编纂形式出现在( )

A.《唐六典》
B.《开元律》
C.《贞观律》
D.《大中刑律统类》

答案:D
解析:
唐宣宗大中年间将《唐律》按性质分为121门,并将“条件相类”的令、格、式及敕附于律条之后,即“以刑律分类为门,附以格敕”,共l250条,称为《大中刑律统类》,从而改变了自秦汉以来编修刑律的传统体制,形成“刑统”这种新的法典编纂形式,对宋王朝制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6题:

关于《大中刑律统类》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大中刑律统类》制定于唐代末年大中年间

B.《大中刑律统类》将刑律各篇分为若干“门”,每门下又分别辅之以相关内容的敕、令、格、式

C.《大中刑律统类》对于明朝的立法产生重大影响

D.《宋刑统》的编纂体例渊源于《大中刑律统类》


正确答案:ABD
解析:唐代末年,唐宣宗于大中年间命大臣将刑律各篇分为若干“门”,每门下又分别辅之以相关内容的敕、令、格、式,编制成了这部《大中刑律统类》。这种以律为主、分类编排的法典编纂形式对后来五代及宋朝的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宋刑统》。明朝的《大明律》是按六部的体例编排的,不同于《大中刑律统类》。

第7题:

配有律疏的法律有( )。

A.《大中刑律统类》

B.《贞观律》

C.《唐六典》

D.《永徽律》


正确答案:D
解析:唐高宗时期,以《贞观律》为蓝本,稍加修改,制定出《永徽律》12篇,500条。鉴于当时中央和地方审判中对法律条文理解不一,每年科举考试也缺乏统一标准的情况,高宗又下令对《永徽律》逐条逐句的进行统一而详细的解释,阐明《永徽律》的原则、制度的源流演变和立法意图,并设问答,解决法律适用中的疑难问题。这些内容称为“律疏”,附于律文之下,经皇帝批准,于永徽四年颁行天下,律文与律疏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而《大中刑律统类》、《贞观律》、《唐六典》都没有律疏。

第8题:

《大中刑律统类》是将()

A律

B令

C格

D式


参考答案:BCD

第9题:

唐宣宗时期编成的《大中刑律统类》共()门。

  • A、120
  • B、125
  • C、123
  • D、121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唐宣宗时编成的《大中刑律统类》共()。

  • A、120P7
  • B、125门
  • C、123门
  • D、121门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