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主要内容及史料价值。

题目
问答题
《诗经》的主要内容及史料价值。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诗经》的主要内容及史料价值。


参考答案: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本来叫做《诗》或者《诗三百》,到汉武帝立五经博士之后,才把它称为《诗经》。经今文学(今文经学)齐诗(齐人辕固)鲁诗(鲁人申培所传)韩诗(燕人韩婴所传)经古文学(古文经学)毛诗(鲁人毛亨所传)《诗经》主要由《风》、《雅》、《颂》三大部分组成。史学价值:《诗经》虽是诗歌的汇编,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但是其所包含的丰富的社会历史资料,很多为其它记录所没有的,因此完全有理由把它称作一部古代优秀的历史作品。具体言之:《国风》中对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以及劳动人民所受的痛苦都有一定程度的反映,对于农业生产、社会生活、恋爱、婚姻以及各地民情风俗也有许多描写:《大雅》较集中地搜录了周王朝东迁以前各历史阶段的史诗,所反映的多是西周王朝兴起的事迹和西周盛时的农业生产情况;《小雅》反映了西周末期政治废弛以及东周社会的混乱状况;《颂》的内容虽是歌颂祖先神灵之辞,但其中不少篇章也都属于史诗性的作品。


第2题:

中国最古的一部史料总集是()。

A.《诗经》

B.《尚书》

C.《春秋》

D.《论语》


参考答案:B

第3题:

家族性史料价值是骨灰档案史料价值的基础价值。()


参考答案:×

第4题:

以《鹿鸣》、《宾之初筵》、《伐木》等诗为例,分析《诗经》燕飨诗的主要内容及其思想艺术价值?


正确答案: 燕飨诗反映古代燕礼、飨礼等礼仪活动的诗,其主要内容是描写宴饮的盛况以及宾主之间的互相赞美称誉。其政治价值表现为联络情谊、巩固统治;其历史价值表现为记载了古代燕飨之礼的程序仪式,为研究周代礼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其艺术审美价值表现为:
(1)真实再现燕飨活动的场面和融洽热烈的气氛,形成一种和谐欢快的总体风格;
(2)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燕飨活动中的贵族形象。

第5题:

《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反映的是()

  • A、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 B、井田制趋于瓦解
  • C、小农经济发展完善
  • D、土地兼并严重

正确答案:B

第6题:

简述敦煌古书的主要内容及史料价值。


参考答案:

(1)佛教文献
90%是佛教文献。除佛经外,还有寺院文书,包括寺院财产账目、僧尼名籍、事务公文、法事记录等,是研究敦煌地区佛教和当地社会生活的珍贵材料。
(2)其它宗教文献
道教、摩尼教、景教文献。
(3)地理学、方志
敦煌文书保存了不少已经失传的古书,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其中的地理著作,如《括地志》、《诸道山河地名要略》等,是研究唐代地理的重要资料。敦煌文献中还有关于西北地区,特别是敦煌的几种方志,为史籍所不载,如《沙洲都督府图经》、《沙洲地志》等,对敦煌乃至西北历史地理的研究十分重要。
(4)关于归义军的资料
归义军统治敦煌的历史,在正史中记载都非常简略,且多错讹。敦煌文书中有关这段历史的资料在七百种以上,敦煌文书的出现,才让史学界基本搞清了这段历史。
(5)公私文书
敦煌文献中保存了大量公文,包括法制文书和“官文书”以及契约和民间团体的“社文书”等私文书。它们是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是研究这一段历史,尤其是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生活必须重视敦煌文书的资料。
(6)民俗、社会生活史资料
敦煌文献中包括童蒙读物和字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唐五代的教育情况,还为考订唐音,研究西北方言及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资料。此外,敦煌文书中含有不少研究这一段时期民俗和社会生活史的珍贵材料。
(7)文学资料
敦煌文献中保存了大量古典文学资料,其中大多是民间文学作品。而变文是敦煌文学中最引人注意的一部分,它的发现解决了中国文学史上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敦煌文学资料中还有重要的一类是话本小说。
(8)科技史料
敦煌文书中有部分关于天文学、医学、数学、造纸术等方面的内容。敦煌文书中的唐咸通九年(868)《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中国发明印刷术的实证。
(9)非汉文文献
敦煌文献中还有不少非汉文文献,如古藏文、回鹘文、于阗文、龟兹文、梵文、突厥文等,以藏文文献数量最多。
(10)艺术
敦煌壁画是人类主要的文化遗产,敦煌文书中保存了一些音乐、舞蹈资料,如琴谱、乐谱、曲谱、舞谱等。


第7题:

举例谈谈《诗经》的主要内容。
《诗经》思想内容广阔,主要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表现恋爱、婚姻题材的婚恋诗。这类诗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同时也是全书中写得最为精彩的部分。或写男女子相爱时的和谐欢乐,失恋时的痛苦忧伤,赞扬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和勇敢追求,如《关雎》、《静女》、《蒹葭》、《柏舟》等。或写爱情和婚姻的不幸,表现女性在当时社会所受迫害、凌辱及被遗弃的痛苦,如《日月》、《谷风》、《将仲子》、《氓》等。
二是描写农业生产的农事诗。这类诗也很多,有的赞颂农业成就,夸耀田土广大、农夫众多、收获丰盛,如《周颂》中的《臣工》、《隐嘻》、《载芟》、《良耜》、《噫嘻》等;有的描写欢快的劳动场面,如《周南·芣苡》;有的描写劳动生活的繁忙,如《豳风·七月》等。
三是关于战争和徭役的征役诗。这类诗主要表现战争和徭役给民众带来了沉重灾难和痛苦,或以征夫之口出之,或以思妇口吻言之,写来都感情真挚,声调凄楚,情节悲惨,如《东山》、《东方未明》、《何草不黄》、《君子于役》等。也有少数表现爱国思想的作品,如《秦风·无衣》、《鄘风·载驰》、《小雅·采薇》等。
四是颂歌。这类诗大都出自公卿列士或乐官之手,在三《颂》中保存最多,《雅》诗中也有不少。有的颂帝王歌天命,为周王统治的合理性寻求神学依据,如《维天之命》、《文王》;有的颂战功扬王威,如《殷武》、《江汉》;有的颂宴饮赞嘉宾,如《鹿鸣》、《南有嘉鱼》等。五是反映社会矛盾、揭露批判现实的怨刺诗。这类诗主要存于《雅》诗和《国风》中,带有乱世的鲜明印记。“二雅”中的怨刺诗多为公卿列士的讽谕劝戒之作,的借古讽今,如《荡》、《正月》。更多的是针砭时弊,指斥昏君,如《民劳》、《板》、《荡》。还有一些以斥责奸佞为主题,如《巷伯》、《正月》等。《国风》中的怨刺诗多出自民间,更直接地反映了下层民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其内容更深广,怨愤更强烈,讽刺也更尖刻,具有更激烈的批判精神,如《硕鼠》、《伐檀》、《新台》、《南山》、《黄鸟》。六是周民族的史诗。《大雅》里保存了五首古老的周族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以粗线条较完整地勾画出周族发祥、创业、建国、兴盛的光辉历史。远古传世的史诗极少,此组诗显得格外珍贵。

第8题:

《战国策》体例与《国语》相同,其与《国语》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战国策》的史料价值不如国语,文学成就也不如《国语》

B、《战国策》的史料价值高于《国语》,但文学成就低于《国语》

C、《战国策》的史料价值低于国语,文学成就高于《国语》

D、《战国策》的史料价值和文学成就都高于《国语》


参考答案:C

第9题:

试结合作品分析《诗经》农业生活诗的社会意义、历史价值及文学价值?


正确答案: 农业生活诗是直接描写农业生产生活的诗,《豳风•七月》就是最典型的农业生活诗。它大约是西周初年的作品,是周朝乐官在豳地农奴歌谣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的一首代言体诗。农业生活诗的社会历史价值:
一、再现当时的阶级差异;
二、反映西周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
以《七月》为代表的农业生活诗首先真实地再现了当时两个阶级的悬殊差异,如农奴自己"无衣无褐",却要"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取彼狐狸,为公子裘"。这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周朝阶级对立的社会本质,更加真切地感受农奴的不幸和悲哀。同时,它还多方面地反应了西周时期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为研究西周的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例如《七月》中描写周人不违农时、《大田》里写周人用火烧的办法防治虫害,都是对周人宝贵生产经验的形象记载。
农业生活诗的艺术成就:
一、充满农业生活气息的表达方式;
二、撷趣富有深意生产生活片断,造成含蓄隽永的韵味。
《诗经》中的农业生活诗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七月》中用物候形象地表现季节更替的抽象概念,表达方式独特而生动。农事诗还往往撷取生产生活中富有深意的片断,引发人们的思考,使作品具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含蓄隽永的韵味。《大田》中寡妇拾穗的细节描写就有这样的效果。

第10题:

史料价值的鉴别通常采用什么手段?


正确答案: 1.看史料的记载是否违反客观规律或当时已经有的科学知识。
2.看史料的记载是否与以确知的史料有相矛盾之处。
3.作者的认知、能力以及记录的延迟时间。
4.看史料作者的观点、立场、品行、风格如何。
5.看史料产生来源是现场的记录,还是事后的回忆;是耳闻目睹者亲自记叙,还是根据捕风捉影的谣传写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