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出现一位与秦李斯篆书相提并论的书家是()

题目
填空题
唐代出现一位与秦李斯篆书相提并论的书家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五代最知名的篆书家是谁?其书法的艺术特点如何?


正确答案: 徐铉(公元九一六——九九一年),字鼎臣,扬州广陵(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十岁即能作文章。初仕南唐,官御史大夫,后为率更令。宋太宗太平兴国初,迁散骑常待。徐铉专攻小篆近五十年,最初学李阳冰,晚年得到《峄山碑》摹本,潜思精研,将从前的书迹,付之一炬,改弦易辙,终于成为继李阳冰而起的一代篆书大家。他的小篆似隶,无垂脚,字下如钗股稍大。结体纯正,点画精严有法,气质高古,纵横放逸。宋代的沈括曾把他的墨迹拿来对着日光观看,发现在笔画的正中有一缕浓墨,即使在转折处,也从不偏斜,可见他使用中锋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作品有篆书《千字文》刻石。
徐铉的弟弟徐锴,也和他哥哥一样,文翰俱佳,在江南享有盛名,人们将他俩人比作晋朝的陆机、陆云兄弟,合称“二徐”。

第2题:

释怀素是唐代著名的草书家。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下列古代书法家中哪一位不是以写篆书而闻名的()

  • A、李斯
  • B、李阳冰
  • C、吴昌硕
  • D、薛稷

正确答案:D

第4题:

()、()、()被称为唐代三大楷书家。


正确答案: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第5题:

四位清代篆书家?


正确答案: 邓石如、吴熙载、吴昌硕、杨沂孙

第6题:

试举出四位清代篆书家。


正确答案: 邓石如、吴熙载、杨沂孙、赵之谦。

第7题:

下列哪个朝代是篆书向分书过渡的时期().

  • A、战国
  • B、秦
  • C、西汉
  • D、东汉

正确答案:C

第8题:

怎样评价唐代的篆书和隶书?


正确答案: 唐代篆书和隶书的书迹主要见于遗留下来的碑刻。篆书碑刻存留至今的并不多。当时的篆书家有李阳冰、瞿令问、季康、袁滋、尹元凯等人,其中以李阳冰享有盛名,他被誉为李斯之后写小篆的第一能手,有“虎笔”之称。宋代朱长文在《续书断》中把他的小篆列为神品。他自己曾说:“斯翁之后,直至小生。”意思是说,他的篆书是直接取法李斯的,可见他对小篆的研究是颇有功夫。观其书法风貌,确是从《泰山刻石》、《峄山碑》诸碑中而来。李阳冰留传的碑刻有:《三坟记》,成于大历二年(767年),碑存西安碑林,两面刻,篆书二十四行,行二十字,为宋代重刻;《城隍庙碑》,成于悦元二年(759年),在浙江缙云县,篆书八行,行十一字,为宋代重刻;《栖先茔记》,成于大历二年(767年),篆书十四行,行二十六字,原石早佚,现存西安碑林者为宋代重刻;《谦卦》,共四石,前三石均六行,后一石四行,行皆十字。原石久佚,现存于安徽芜湖县者为明末复刻;《滑石新驿记》,大历九年(774年)刻,原石早佚,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有宋拓海内孤本;另外,还有《庾贲德政碑》、《冶亭铭序》等。
李阳冰虽志存高远,细品其篆书,艺术成就并不很出色,它既没有汉篆的方整刚健,也没有秦篆的圆融挺劲,更没有两周金文、石鼓之朴茂浑厚。主要原因是他的艺术指导思想是在于继承和复古,而不在开拓,故其书缺乏创造性。由于唐人写篆书的代表人物都是如此,所以唐代篆书在书法史上的地位是不高的。
唐代隶书碑刻,现存留的还不少,字体发展的趋势与楷书相同,即初唐瘦劲到盛唐变为丰艘。初唐善隶书者有欧阳询、薛纯陁、殷仲容诸家,他们的隶书尚有汉魏遗意,特别是受北碑的影响很明显,如欧阳询所书隶书《房彦谦碑》,前人称之“极挑拔险竣之妙”,细品其字体介于楷隶之间,确有六朝的气息,但用笔平板而乏变化,艺术造诣远不能和他的楷书相比。到了盛唐,写隶书闻名的有唐玄宗、韩择木、蔡有邻、李潮、史维则数家。唐玄宗所书《孝经》现存西安碑林,所书巨型摩崖隶书碑《记太山铭》,现存泰山东岳庙后石崖;韩择木隶书碑有《叶慧明碑》、《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之碑》;蔡有邻隶书碑有《尉迟逥庙碑》、《庞履温碑》;史惟则隶书碑有《大智禅师碑》、《庆唐观金录斋颂》;而李潮《慧义寺弥勒像碑》、《彭元曜墓志》只见载于《金石录》中。这时期隶书是用楷书笔法所书,笔划丰庾肥浊,古朴气息全无,其艺术造诣不及初唐。总的来讲,隶书至唐没有发展和革新,笔划平板无变化,趋于装饰性文字,其艺术性渐渐泯灭,接近于现在的美术字,前人评之为“平满浅近”,确如其言,它远不能和古雅幽深、丰富多姿的汉隶相比。因此,后人学隶书者一般不习唐隶。在书法史上,唐隶的艺术地位也较低。

第9题:

清代自称“斯、冰之后,直至小生”的篆书家是谁?其书法渊源如何?


正确答案: 钱坫(公元一七四四——一八○六年),字献之,号十兰,又号篆秋,嘉定县人。他的族叔钱大昕是清代著名学者,另一位族叔钱大昭和哥哥钱塘也都是学者。钱坫承接家学,精通文字训诂、经史、舆地、音韵、金石等学问。乾隆三十九年(一七七四)中乡试付榜,以副贡生身价游关中,充当陕西巡抚毕沅的幕僚,与名流孙星衍、洪亮吉、方子云等一起研讨训诂、舆地等方面的学问。官至乾州州判,兼署武功县,后因病归家,六十三岁时去世。
钱坫在家时没有学过篆书,后来去北京探望钱大昕时,大昕命他学写唐代李阳冰的《城隍庙碑》。于是他刻苦临习,书艺大进。后托辞说是梦见唐中老人教其书写《乾卦象》,醒来遂书之,并以其展示于人,当时的篆书大家翁方纲听说此事,就看钱坫的书迹,看罢,十分赞赏,认为是出于神授,打这以后钱坫就名扬天下了。因他当时年少气盛,于是就套用李阳冰的话,刻一石章,上写了“斯(李斯),冰(李阳冰)之后,直至小生”的话。后来在游焦山时,看见壁间的篆书《心经》,大为佩服,认为可以与李阳冰比美,但随后当他知道是同时代的邓石如所写的时,却又挑剔其中不合六书的地方对邓进行诋毁攻击,事实上邓的篆书确是比钱坫更胜一筹的。
钱坫晚年右体偏瘫,改用左手书写,因单纯的小篆宛转难以称意,就将钟鼎文、石鼓文、秦汉铜器款识、汉碑题额诸体,参杂于篆书之中,书体忽圆忽方,似篆似隶,笔力苍厚,别有一番风味。

第10题:

唐代出现一位与秦李斯篆书相提并论的书家是()


正确答案:李阳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