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的第三次“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代表是()

题目
单选题
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的第三次“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代表是()
A

瞿秋白

B

李立三

C

王明

D

张国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割裂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就会导致( )。

A.“左”倾错误

B.“右”倾错误

C.教条主义错误

D.经验主义错误


正确答案:ABCD
割裂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左”、“右”倾错误产生的认识根源。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不具备向另一具体过程转变的条件时,如果强制推移而把将来才能做到的事拿到现在来做,超越历史发展阶段,就会犯“左”的错误;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而主观认识仍停留在原来的阶段,就会思想落后于实际,犯右的错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也都割裂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犯了主观主义和片面性的错误。教条主义片面夸大了书本知识、理性认识的作用,轻视感性经验和实践的重要作用,他们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的教条生搬硬套,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经验主义者片面夸大了感性经验的作用,轻视科学理论和实践,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处理问题不超出自己狭隘的经验眼界,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第2题:

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内出现的主要错误倾向是()

A.“左”倾盲动主义
B.“左”倾教条主义
C.右倾保守主义
D.右倾投降主义

答案:B
解析:

第3题:

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这些“左”倾错误主要有( )

A、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

B、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

C、陈独秀投降主义错误

D、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正确答案:ABD

第4题:

几乎葬送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左”倾机会主义是()。

  • A、瞿秋白的“左”倾错误
  • B、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
  • C、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
  • D、共产国际的“左”倾机会主义

正确答案:B

第5题:

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内出现的主要错误倾向是()

A“左”倾盲动主义

B“左”倾冒险主义

C“左”倾教条主义

D右倾保守主义


C

第6题:

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的第三次“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代表是()

A.瞿秋白

B.李立三

C.王明

D.张国焘


参考答案:C

第7题:

1931~1934年,中国共产党内出现的主要错误倾向是()

A.“左”倾盲动主义
B.“左”倾教条主义
C.右倾保守主义
D.右倾机会主义

答案:B
解析:

第8题:

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特征是()

A.主观主义

B.经验主义 

C.教条主义

D.宗派主义


参考答案:C

第9题: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党在延安举行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会议基本上纠正了王明的()。

  • A、“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 B、右倾错误
  • C、教条主义错误

正确答案:B

第10题:

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出现过3次,第一次是“左”倾盲动错误,第二次是“左”倾冒险主义,第三次是“左”倾教条主义。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