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略得失。

题目
问答题
试论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略得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论述目标市场战略。


正确答案:企业细分市场的目的是为了实行目标市场营销。因为通过市场细分,可以发现一些理想的市场机会,诸如潜在需求和未被满足的需求,这就为目标市场营销准备了选择市场的条件。企业决定选择哪些分市场为目标市场,实际上是决定它能进入哪些目标市场的战略。
(1)无差别市场营销。
(2)差别市场营销。
(3)集中市场营销。

第2题:

试论述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与人才使用战略的基本途径。


正确答案: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基本途径:(1)引进人才战略;
(2)借用人才战略;
(3)招聘人才战略;
(4)自主培养人才战略;
(5)定向培养人才战略;
(6)鼓励自学成才战略。
人才使用战略的基本途径:(1)任人唯贤战略;
(2)岗位轮换使用战略;
(3)台阶提升使用战略;
(4)职务、资格双轨使用战略;
(5)权力委让使用战略;
(6)破格提拔使用战略。

第3题:

试论述战略管理的过程。


正确答案:1战略分析企业分析、评估、预测自身所处环境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趋势的影响力,找出企业现今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可能出现的状况。制定企业战略时,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1外部环境分析①宏观环境分析。包括政治与法律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社会与人文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等方面的分析。②行业环境分析。包括行业内竞争者的竞争态势、行业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供应商和购买者集团的议价能力等方面的分析。2内部环境分析内部环境分析,就是分析企业本身的资源和能力。包括有形与无形资产、财务能力、营销能力、生产管理能力、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分析。3企业SWOT分析企业SWOT分析,就是在对企业外部环境和自身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未来发展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提供必要的信息。2战略制定战略制定是指在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中长期发展思路与方案。战略制定的过程实质上是战略决策的过程。战略的制定要解决这两个战略问题一个是企业战略经营范围,要明确企业的性质,确定企业的方向和定位;另一个是企业战略竞争优势,要确定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不同的企业有不同发展思路和模式,选择什么样的手段去制定自身发展战略,需要企业高层依照所处外部环境以及自身资源和能力来制定。3战略实施企业确定战略后,进行实际的具体化的操作,以实现战略目标,这个过程称为战略实施。做好战略实施要注意以下五点①资源配置;②组织变革;③文化创新;④制度优化;⑤层级互适。4战略控制在战略进行实际、具体化操作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目的,实现战略目标,必须对战略实施进行控制。首先,要建立业绩标准,控制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点,如利润率、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度等。其次,要衡量实际业绩和预定目标的差异,将反馈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找出问题修正偏差。最后,要制定控制流程,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修正问题,形成战略控制工作的循环,以保证企业战略目标能够顺利完成。

第4题:

在抗美援朝战争运动战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共进行了4次大战役。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试论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略得失。


正确答案: 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虽然没有把美帝国主义势力赶出朝鲜半岛,但是却把所谓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撵”回了三八线以南的地区,并且能够把强大的美军压制在那里、迫使美国在谈判书上签字,对于刚刚建国的中国来说就是奇迹般的胜利。当然,中国在这场战争中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数十万志愿军展示葬身异土他乡。中国领导们既然选择了参战,必然就对有得有失的结局早有预料。
这场战争不仅没有削弱中国军队的实力,反而对解放军的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志愿军在同世界第一流军队的较量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人民空军也在战火中迅速成长起来了。中国军队的作战经验得到了丰富、战斗能力得到了历练,发扬了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吃苦耐劳的作风。
可以说,最后中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对于这个新生的政权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国外敌对势力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使得敌对势力不敢轻举妄动。极大的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望和地位,赢得了一个比较有利的国际环境,给建国初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营造了稳定的政治局面。洗去了百年来蒙在整个中华民族身上的耻辱,捍卫了整个民族的尊严。同时,鼓舞了广大群众的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积极的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中来。人民可以自豪地说:“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一个强国将在东方崛起。”
我们不得的不承认,除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在经济上也付出很大的代价,为了打赢战争,从苏联引进了大量的军事设备,金钱付出数目之庞大可想而知。而影响深远的是中美两国的关系,战争使得中美两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反而陷入了尖锐的对立关系中。而美国是世界霸主,给中国的外交和国际环境制造了很多的困难,延缓了中国向先进国家学习、迎头赶上的步伐。更令人心痛的是,台湾问题的解决因为这场战争而被拖延甚至是落空了,现在台湾这颗宝岛,任然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这个损失对于中国来说是无可比拟的。
总的来说,抗美援朝的胜利是中国在近百年来被凌辱的历史上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一次伟大的胜利,每一个中国人无不为之感到自豪,我国的损失是巨大的,但是换来的却是空前的,这场伟大的战争,中国将永远享誉史册。

第6题: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时任朝鲜的领导人是()


正确答案:金日成

第7题:

试论美英苏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战略协调。


正确答案: ⑴英国:
丘吉尔组成战时联合内阁。英国的外交政策发生根本转变:支持欧洲沦陷国家的反德力量,联合美国,争取苏联,坚持抗德,维护大英帝国的利益。丘吉尔抗德政策的主要内容:坚决抵抗,决不妥协。支持流亡国家和政府。争取美国的帮助。1940年7-8月,以岛换舰协议。调整对苏政策。
⑵美国:
1939年10月27日和11月2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新中立法》,解除对交战国的武器禁运,该为“现金购货,运输自理”。这反映了美国对欧政策的调整,政策开始向英法倾斜。但《新中立法》毕竟没有突破中立的框架。德军席卷西欧后,罗斯福改组内阁,任命积极抗德援英的史汀生和诺克斯为陆军和海军部长。
1941年3月,《租借法》通过。授权总统以租借或贷款形式向某些被认为其国防对美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家提供武器、军用物资、粮食等。这标志着美国孤立主义政策的结束,奠定了美英同盟的基础。租借法美国自身的考虑和消极作用。美国不仅要保证自己的安全,更主要的是为了确立其在战后世界秩序中的领导地位,租借法使得部分受援国的国防和财政依赖于和受控于美国。
⑶苏联:
大战初期,苏联对外政策的总之是避免卷入战争,特别是避免同德国发生冲突。因为苏联对英法存有戒心,《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也发挥作用。法国败降后,苏联的外交出现两难困境。
1939年9月到1940年8月,苏联建立东方战线。
①1939年9月17日,苏军进入波兰境内的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地区,借口是波兰出现的政局构成了对苏联的威胁,必须保护上述两个地区的同胞。10月,上述地区分别加入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
②1939年11月28日,苏联单方面废除《苏芬互不侵犯条约》。11月30日,苏军侵入芬兰,苏芬战争。1940年3月12日,苏芬和约。
③1939年9-10月,苏联分别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签订互助条约,规定苏联在三国境内有驻军、建筑军港和空军基地的权利。1940年6月,苏联要求三国改组政府,让苏军自由通行。8月,三国被“接纳”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④1940年6月,要求罗马尼亚归还比萨拉比亚,并“移交”乌克兰人占多数的北布科维纳给苏联作为“占领”比萨拉比亚的“赔偿”。8月,苏联在比萨拉比亚地区成立摩尔达维亚加盟共和国(摩尔多瓦共和国),北布科维纳并入乌克兰。

第8题: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是()

A.朱德
B.彭德怀
C.陈毅
D.刘伯承

答案:B
解析:

第9题:

抗美援朝战争,我军采取了两种作战形式,并将()作战形式上升到战略地位。


正确答案:阵地战

第10题: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军队在哪里与美军第一次交战?


正确答案:在云山与美军第一次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