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

题目
名词解释题
马丁·路德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的发难者,属于()。他颂扬(),反对()。


参考答案:温和派、农业、商业

第2题:

马丁路德


正确答案: 灵魂如何获救的问题是基督教的中心教义,也是其宗教改革的核心问题。“义人必因信而得生”。

第3题:

为了美国黑人的权利而斗争,主张“非暴力抵抗”的是民权英雄()。

A、马丁路德

B、斯蒂芬·金

C、马丁路德金

D、甘地


正确答案:C

第4题:

马丁路德创立的路德教也被称为改革宗。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马丁·路德


正确答案: 德国人,宗教改革运动的代表人物。他揭露教会僧侣们的虚伪和腐朽,反对教会骗取钱财,主张只要自己信仰上帝,灵魂即可得救,不需要有教会和教士的特权。其主张代表了市民对宗教改革的要求,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第6题:

马丁·路德(1483—1546年)


答案:
解析:
马丁·路德(1483—1546年):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倡导者,基督教路德教的创始人。生于矿业主家庭。早年就学于马格德堡和爱森纳赫大学,获得神学博士学位,并任神学教授。1517年10月31日公布抨击教直出售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后又连续发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书》等论文。其主要信条是:人要想自己的灵魂得救,要依靠个人的虔诚的信仰,而不需要教会神职人员的干涉;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而不是天主教会一手制定的神学,主张每个教徒都可以读《圣经》。据此建立的所谓廉俭教会,符合市民和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同时也得到某些力图夺取教会财产的封建诸侯王公的支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猛烈地冲击着教会统治的根基。1521年5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宣布马丁·路德为异端。路德更名换姓,躲到萨克森选侯隐藏起来,期间将《圣经》译成德文,此举为德国语言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第7题:

马丁·路德创立了一个新教教派,教派名字是()。

  • A、加尔文宗
  • B、路德宗
  • C、安立甘宗
  • D、公理宗

正确答案:B

第8题:

简述马丁•路德的神学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1)对罗马教皇权威和教会特权的批判。
(2)世俗权力相对于教会权力的绝对优越地位。
(3)服从世俗权威的义务和抗拒暴政的权利。


第9题:

马丁·路德在图像中的形象一直改变,主要是因为()。

  • A、创作者不同
  • B、马丁·路德外貌的变化
  • C、为了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
  • D、教会的刻意扭曲

正确答案:C

第10题:

下列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对于德国近现代文化产生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 B、马丁-路德使得每个人可以直接凭着内心的信仰和《圣经》,直接与上帝打交道,而不需要哪些中介阶层。
  • C、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开创了一种内在的精神自由,塑造了德意志民族的性格。
  • D、上述三项都对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