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改革方案主要有()

题目
多选题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改革方案主要有()
A

《康多塞计划》

B

《雷佩尔提计划》

C

《费里法令》

D

《教育基本法》

E

《拉瓦锡计划》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下不是17-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教育改革主张表现的是()

A.教育普及化

B.教育世俗化

C.教育免费

D.教学内容科学化


参考答案:C

第2题:

属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改革方案有(  )

A.塔列蓝计划、康多塞计划、雷佩尔提方案
B.基佐法案、费里法案、阿斯蒂埃法
C.费舍教育法、巴尔福法、卢法案
D.巴尔福法、法卢法、案富尔法案

答案:A
解析:
塔列蓝计划、康多塞计划、雷佩尔提方案都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案,其他不是,这是识记内容,要分清不同时期的教育方案。

第3题: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主张自然主义教育,他的教育主张集中体现在代表作______中。


正确答案:
《爱弥尔》

第4题:

法国大革命中先后出现三个教育改革方案。由于它们是不同的政治派别指定的,所以没有类似之处。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简述卢梭的爱国教育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正确答案: 与卢梭同时代的其他启蒙思想家在批判王朝国家时,曾响亮地提出“专制之下无祖国”这一口号。卢梭一方面赞同和继续着这种批判,同时又更加深化了这一理论主题。
在他心目中,祖国不仅只是一个地理区域概念,而且有着更为广泛的内容,他给祖国这样定义:
组成祖国的不是城墙,不是人,而是法律、道德、司法、政府、宪法和由这些事物决定的存在方式。祖国存在于国家与其民众的关系之中,当这些关系没有了,祖国也就成为子虚了。为了加强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必须要对民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公民宗教理论与法国的“最高主宰崇拜”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最后一章中说,为了国家的巩固,增加一些宗教的动机是必要的。法律除了本身产生的那种力量以外,还应有另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是宗教给它的。国家非常关心的一点,就是要使每个公民都有一个可以促使他热爱自己责任的宗教。天主教不能成为这样的宗教,因为它的精神只有利于暴君制。对于国家来说,宗教的教条只有涉及到公民的道德和责任时才是有意义的。“最高权力应当规定一些决定公共行为的教条,如果没有这些教条就不能成为良好的公民。它们的总和构成‘公民宗教’。这些教条非常简单,这就是全能的、睿智的、仁慈的和关怀备至的神明的存在,未来的生命,正直者的幸福,对坏人的惩罚,社会契约和法律的神圣。在其他方面每个人都可以持不同的见解。但是国家有权驱逐不信仰公民宗教教条的人,——这不是因为他没有信仰,而是因为他反对社会。
(二)重视教育的思想与人权宣言的传播卢梭认为,国家依赖着公民,公民必须具有爱国美德。对此,必须要建立一整套教育体系,通过教育来强化和加深公民对祖国的热爱,培养自由祖国的公民,把对祖国的热爱与热爱民主共和紧密联系起来。而培养公民并非一日之功,必须从儿童时代开始,教育他们爱自由、爱法律、爱祖国。1793年12月19日,国民公会通过了《公共教育法》。其基本原则是教育免费并且公办。不满6周岁的儿童不得入学,儿童在8岁前即应入学,家长、监护人或保护人不得在儿童于学校至少连续读满3年之前让其退学。家长、监护人或保护人应将儿童或受保护的未成年人送入初等学校。如有不遵守规定者,应受警事管教法庭的检举。如其不遵守的法令的动机被认为并非正当时,对初犯者处以相当于其所纳税款的1/4的罚金;如属再犯其罚金加倍,违法者将被视为平等的敌人,并被剥夺公民权10年。
(三)大众节日思想与国家激发人民的理想精神除了正规的学校教育外,卢梭还提出要通过节日、公共庆典等方式来培养所有公民的爱国热情。卢梭生前曾在给科西嘉、波兰的立法建议中,多次提出执政者应有意识地创造大众节日文化,以凝聚民族向心力。对此,雅各宾派的创造能力,可能已臻世界历史中同类活动的巅峰程度。1793年12月关于组织国民教育的法令中,全国和地方性的节日与公民会议、剧场、军事演习等一起被列入“国民教育第一阶段”的内容。罗伯斯比尔把规定国家节日作为公共教育的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他说:“应该有整个共和国的普遍和隆重的节日;每一个地区,也有特殊的节日,它们可以是一些休息日,也可以代替那些由于局势紧张而取消了的原来的节日。”“所有的节日都以唤醒使人类生活具有美丽和光彩的普遍感情,唤醒对自由的热忱、对祖国的爱和对法律的尊重为目的。”在他的建议下,1794年5月7日国民公会通过法令,规定法兰西共和国每年都将庆祝1789年7月14日、1792年8月10日、1793年1月21日、1793年5月31日这些节日。法兰西共和国将每十天分别纪念36个全国性节日。(这些节日包括:最高主宰和自然节,人类节,法国人民节,世界自由节,热爱祖国节,憎恨暴君和叛徒节,真理节,正义节,廉耻节,光荣和不朽节,友爱节,艰苦朴素节,勇敢节,诚实节,英雄主义节,大公无私节,禁欲主义节,爱神节,夫妇挚爱节,父爱节,母爱节,孝顺节,儿童节,青年节,成年节,老年节,灾祸节,农业节,工业节,祖先节,后裔节,幸福节。)卢梭的特殊人格已经成为法国大革命的象征。卢梭的名字永远与法国大革命相提并论。

第6题:

法国《郎之万一万隆教育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二战一结束,法国的议会就组建了一个教育改革委员会,任命郎之万为主席,瓦隆为副主席。瓦隆认为法国教育体制没有民主,双轨制,一个是资产阶级的,一个是人民的,中等教育是按资产阶级的需要设的,应当彻底重新改造。
他们在1948年正式向议会提交《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其主要内容是:
(1)提出了战后法国教育改革的6项基本原则,包括社会公正、学科价值平等、方向指导和职业指导等;
(2)实施6~18岁的免费义务教育,主要通过基础教育阶段、方向指导阶段和决定阶段进行;
(3)对义务教育后的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设想;
(4)对教育中注意学生的特点、采取小组教学、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和责任感等提出了要求。在战后初期的历史条件下,方案虽然没有实施,但提供了战后法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依据,对法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7题:

分析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阵时期战争性质的变化?


正确答案: 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由于法国三个阶级的矛盾加深所引起的。其性质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其一,就其规模而言,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
其二,人民群众在三次起义中都显示了伟大力量,每当在革命的转折关头,都推动革命向前发展;
其三,大革命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它“是真正把斗争进行到底,直至交战的一方即贵族被消灭而另一方即资产阶级完全胜利的首次起义”;
其四,这场大革命还震撼了欧洲的封建制度,给它们以沉重的打击。
这场革命共分三个阶段:
(一):君主立宪派时期;
(二):吉伦特派统治时期;
(三):雅各宾派统治时期。
法国的革命力量就是这样一波一波地行进,一批人完成了特定阶段的历史使命,就被历史无情地淘汰,如此行进直到革命的成功。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传播了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也震撼了欧洲封建体系,推动了欧洲各国革命。
拿破仑时代和法国大革命是一脉相承的、不可分割的。拿破仑就是在法国大革命中成长和崛起的。拿破仑政府在形式上无论是执政府还是帝国,都是资产阶级政权,是为法国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因此,拿破仑战争必然具有革命性和侵略性,争霸性的双重性质。
第一,拿破仑战争具有革命性。拿破仑战争前期战争是两种社会制度的战争,这些战争是革命的:保卫伟大的革命,反对革命君主联盟。
第二,拿破仑战争具有侵略性和争霸性。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许多早已形成的、大的、有生命力的名族国家的时候,法国的名族战争变成了帝国主义战争。

第8题: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改革方案主要有()

A.《康多塞计划》

B.《雷佩尔提计划》

C.《费里法令》

D.《教育基本法》

E.《拉瓦锡计划》


参考答案:A, B, E

第9题:

法国大革命时期马拉创办的报纸是()


正确答案:人民之友报

第10题:

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提出的各种教育方案的一个共同点是反对()垄断教育。


正确答案: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