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见闻之》

题目
名词解释题
《图画见闻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


正确答案: 程颐分别了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他说:“闻见之知,非德性之知,物交物则知之,非内也,今之所谓博物多能者是也。德性之知不假见闻。”见闻之知相当于感性认识,德性之知的意义不交复杂,既指关于伦理道德的认识,又指关于事物根本原理的认识,这两者都通于天理。见闻之知是外来的,德性之知不用凭借见闻,是内在的。

第2题:

《图画见闻志》的作者是(),共()卷。


正确答案:郭若虚;6

第3题:

南宋著名画家郭若虚的名著是《图画见闻志》。


正确答案:错误

第4题:

《图画见闻志》是北宋理论家()的代表著作。


正确答案:郭若虚

第5题:

首次提出山水画“三远”的论著是()。

  • A、《图画见闻志》
  • B、《林泉高致》
  • C、《画继》
  • D、《山水纯全集》

正确答案:B

第6题:

“万事造画,终得心”,出自()。

  • A、《白虎通》
  • B、《琴操》
  • C、《画论》
  • D、《图画见闻志》

正确答案:C

第7题:

《图画见闻之》


正确答案: 续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绘画史,全书6卷,第一卷收录作者有关绘画论文16篇,反映作者艺术思想和见解,二至四是唐末至宋中期284位画家小传,五至六是唐至五代画家的传说故事。

第8题:

见闻之知


正确答案: 指人们通过感官接触外界事物而获得知识,与德性之知相对。张载《正蒙•大心》:“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正蒙•太和》:“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尔。”认为闻见是获得知识的基础,但“闻见不足以尽物,然又须要他。耳目不得则是木石,要他便合得内外之道。若不闻不见又何验?”强调:“今盈天地之间者,皆物也。如只据己之闻见,所接几何?按能尽天下之物?”故见闻之知只是“小知”,不如“德性之知”。

第9题:

我国通史类的绘画著作有()。

  • A、《历代名画记》
  • B、《宣和画谱》
  • C、《图画见闻记》
  • D、《画继》
  • E、《林泉高致》

正确答案:A,B,C,D

第10题:

《图画见闻志》的作者是()时期理论家()。


正确答案:宋;郭若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