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唐代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的概况。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唐代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的概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隋唐民族关系的特点、作用。


答案:
解析: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是历年考研命题的重点,形式也是多样化的,考生要做全面复习准备。

第2题:

简述我国民族政策的具体原则.


正确答案: 一、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二、民族区域自治
三、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四、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
五、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六、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七、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八、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第3题:

唐太宗说:“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就(成就)无几。”他又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据此回答:

(1)就汉武帝对匈奴的用兵而言,唐太宗的评价是否符合历史事实?请简要说明之。(5分)

(2)简述唐太宗推行的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唐太宗与汉武帝在处理民族关系方式上的主要不同之处。(5分)

(3)唐太宗推行这一民族政策产生了哪些历史影响?(4分)


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
    (1)否(不符合)。
    汉武帝北击匈奴,解除了边患,有利于北方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中原与北方边疆地区的交往和联系。
    (2)表现:打败东突厥后,不改变原有部落组织、风俗,设都督府管辖;设安西都护府;唐蕃联姻等。
    不同:汉武帝以战争征服为主,唐太宗以安抚为主。
    (3)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

第4题:

简述唐代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的概况。


正确答案: 唐朝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或设机构,或采取册封政策,或实行和亲政策,政策灵活多样,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唐前期国力强盛,在军事斗争上得以占上风,唐太宗等人还实行了一条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唐王朝广泛与各少数族首领和亲,大量任用少数族将领,在制度上还沿用发展汉以来对少数民族的“羁縻”(笼络束缚)政策,创制了有别于内地一般州县的“羁縻府州”。府州内少数民族不改变其习俗和生产方式,中央不向这些府州征取贡赋,一般内部事务可以自治,但行政上须接受唐边州都督府和都护府的领导。羁縻府州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加强了边疆与中原的联系,对少数族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对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积极意义。
(1)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吐蕃统一:7世纪初,吐蕃杰出的首领松赞干布统一各部,建立了以逻些为都城的强大政权。
和亲: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唐中宗时期,金城公主嫁给了尺带珠丹,唐蕃关系已经“和同为一家”。
会盟:823年,唐蕃正式结盟,并建立会盟碑,这块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
意义:有利于汉藏两族的友好相处,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2)唐朝与南诏的关系南诏统一:唐初,彝族和白族的先民在云南洱海一带建立了六个政权,称为六诏。8世纪初,在唐朝政府扶持下,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的蒙舍诏统一了各诏,建立了以太和城(云南大理)为中心的南诏政权。
册封: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南诏与唐朝关系更加密切了。
(3)唐朝与回纥的关系
回纥:亦称回鹘,是维吾尔族的祖先。
与唐交往:
一、贞观年间,唐朝灭东突厥时,回纥曾出兵助战。
二、回纥人喜欢内地出产的丝绸,常以马匹与汉人交易。
三、回纥首领骨力裴罗建立回纥汗国后,唐玄宗册封他为怀仁可汗。从此,回纥可汗由唐朝册封成为制度固定下来。
四、755年,安史之乱时,回纥兵帮助唐军收复了长安、洛阳,唐朝与回纥关系更加密切。
五、唐朝后期,先后有三个回纥可汗娶唐朝公主为妻。
六、迁入内地的回纥人日益增多,不少汉族人欣赏回纥人的穿着打扮,在长安穿戴回纥服装成为一种时尚。

第5题:

设立机构、册封与和亲是唐代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主要形式。唐朝对靺褐族先后实行过上述三种举措。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简述欧盟农产品贸易概况与特点。


正确答案: 概况:
1)欧盟贸易逆差有所增加
2)欧盟进口的农产品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
3)经济危机使欧盟农产品出口市场萎缩
特点:
1)欧盟农产品出口侧重于以质取胜,追求高附加值,同时海外农产品销售注重品质宣传。海外销售中。
2)欧盟的农产品价格不占优势,重点向海外推销欧盟特色农产品,市场定位清晰
3)建立了良好的食品安全预警机制

第7题:

简述实施民族政策的优点?


正确答案: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祖国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族的关系。
2,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平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3,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第8题:

简述我国的民族政策。


正确答案:
答:为正确处理和解决国内民族问题,促进国内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①坚持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地方自治机构,自主地管理本民族地方性事务,这是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制度;③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我国已拥有一支180多万人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④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在国家扶持、先进民族帮助和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下,实行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第9题:

简述唐代中国与朝鲜的文化交往。


正确答案: (1)中国文化对朝鲜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三国时,中国佛教和儒家文化继续传入朝鲜半岛。新罗统一后,有大批留学生来唐朝学习。新罗在682年仿效设立国学,教授《周易》、《尚书》、《左传》。儒家经典和子史要籍传入新罗,成为新罗专门培养人才的制度。
(2)唐有许多高句丽、新罗、百济因为出使、留学,或出于战争、谋生等原因滞留在中土的人。与唐有朝贡关系贵族子弟在唐朝有质子繁荣性质。实际上许多人利用此机会在唐朝学习儒家经典。
(3)新罗的文人喜欢写作汉诗,而且水平很高。崔志远是典型的例子,他做《桂苑笔耕集》,诗文水品与汉族作者媲美。三国时代出现了把汉文变成本民族语言的努力。6世纪,新罗人发明用汉字的拼音和义来标记自己的语言。

第10题:

列举唐代周边的主要少数民族势力(至少八个),简要评述唐代的民族政策演变得失和唐代羁縻府州制。


正确答案: 突厥、薛延陀、回纥、黠戛斯、靺鞨、契丹、奚、南诏、吐蕃。
唐代前期对少数民族采取的方针比较成功。唐前期国力强盛,在军事斗争上得以占上风,唐太宗等人还实行了一条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唐王朝广泛与各少数族首领和亲,大量任用少数族将领,在制度上还沿用发展汉以来对少数民族的“羁縻”(笼络束缚)政策,创制了有别于内地一般州县的““羁縻府州”。羁縻府州是一种特殊行政区划,其小者为州,大者为都督府,如东突厥故地之定襄、云中都督府,回纥之翰海都督府,奚、契丹之饶乐、松漠都督府等。这类府州在唐代先后共有八百五十六个,大部分少数民族集居地均曾设置。羁縻府州之都督、刺史由各少数族首领担任,由唐朝廷颁发印信,可以世袭,府州内少数民族不改变其习俗和生产方式,中央不向这些府州征取贡赋,一般内部事务可以自治,但行政上须接受唐边州都督府和都护府的领导。羁縻府州从根本上说有其局限性,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它加强了边疆与中原的联系,对少数族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对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积极意义。
开元、天宝以后,随着周边少数族势力的日益发展,羁縻府州逐渐不适时宜,以后为节度使体制所取代。而唐统治集团日益腐朽,对边疆局势的把握大不如前,皇帝乐衷于开边拓土,中央、地方一些权臣、将军为自己利益对民族问题处理不当,导致东北和西南的民族冲突加剧,边疆形势恶化,进而影响到唐朝本身的稳定。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