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华夏族主干的是()部落。

题目
填空题
构成华夏族主干的是()部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华夏直接来源是夏、商、周三族。()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简述华夏族的形成。


答案: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华夏族的形成过程。民族融合一直是出题的重点,而此题的考查就已经涵盖了中国上古史的民族融合问题,如果再联系后来的民族融合,就是一个比较大的综合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3题:

作为华夏民族代表的龙图腾,是()原始部落的图腾。

A.黄帝

B.不同部落图腾的混合物

C.蚩尤

D.炎帝


参考答案:B

第4题:

在古老的华夏族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黄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黄帝也就被后世尊为华夏族(即中华民族前身)的()。


正确答案:人文初祖

第5题: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半坡氏族是我国黄河流域氏族公社的典型代表,()年前,黄帝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生活、繁衍,构成华夏族的主干部分。

  • A、2000
  • B、2500
  • C、4000
  • D、3000

正确答案:C

第6题:

试论述华夏族的形成。


参考答案:

1、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的形成大体在夏商周三代完成。夏商周三族都是很古老的部族,其历史都可追溯到史前时代。在三代前后1000多年的历史上,夏商周三族及其他各族有联合和归附也有冲突与征服。联合和归附促进了融合,冲突与征服也导致了融合。融合的结果使在西周末期形成了华夏族。
2、华夏族形成后就成为稳定的民族共同体,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这是有深厚根源的。首先早在史前时代,黄河中有和下游的先民就发生了联系;其次,夏商周三族有共同的农耕经济,炎帝“教耕而王”,禹、稷耕稼而有天下,前后一脉相承;再次夏商周三族有着明显的民族认同的仪式;最后三代的制度具有连续性,三代制度有继承关系而没有发生断裂。
3、西周建立后实行的分封制对增进华夏各族团结的积极意义。外姓封国的存在,反过来又从制度上促进了华夏各族的团结。


第7题:

中国人常说自己是()子孙。这是因为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而华夏族把炎帝和黄帝看做自己的祖先。


正确答案:炎黄

第8题:

台湾少数民族以社为组织聚居,所以有社族。社族实际上是同一个民族成员组成的部落,部落实际上也就是宗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鲜卑族的族源从属于()部落。

  • A、西胡
  • B、南胡
  • C、东胡
  • D、北胡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为华夏族的形成做出最重要贡献的两位部落联盟的首领是?


正确答案:为华夏族的形成做出最重要贡献的两位部落联盟的首领是黄帝和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