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人怎么钓鱼?

题目
问答题
古代的人怎么钓鱼?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古代“奴”、“隶”是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隶”最初是个动词,是捕获的意思。在我国古代,最初被作为奴隶的人大多是战俘和战争中抢掠来的人口,他们没有人身自由,依附于主人,主人像拥有私有财产一样对其掌有生杀大权,所以这种被役使的人就被叫做“隶”。汉代以后,奴隶的来源由战俘变为罪犯及其家属了,这时才有了“奴”这种称呼的盛行,奴在当时是没有性别之分的。但是在古汉语中“奴”和“婢”常常对称使用,那么“奴”就专指男性奴隶,而“婢”就专指女性奴隶了,如《宋书·沈庆之传》“耕当问奴,织当访婢”。后来,“奴隶”常结合在一起使用,专指没有人身自由,供人役使的人。


第2题:

我国古代的“市舶司”是怎么回事?


正确答案: 我国古代的“市舶司”,相当于现代政府的外贸管理与缉私部门,大体相当于海关,是我国古代政府设在沿海大型港口地区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唐代出现“市舶司”的雏形,时称“市舶使”,是朝廷派出使察管理的临时机构,宋代开始成为常设机构。

第3题:

古代、近代、现代是怎么划分的?


1840年以前古代,1840-1919年是近代,1919-1949年是现代,1949年迄今是当代。
中国史 古代: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之前(这里面也划分为远古、上古、中古……) 近代:1840-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就是通常说的“两半社会” 现代:1949年之后 当代: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划分,比如文学界说是五四运动之后,史学界说是1949年之后(即和现代同义) 世界史 古代: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之前 近代:1689-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现代:1917年之后 当代:通常说是二战之后,但有时也把它与现代同义。补充一下,有时“现代”将“当代”包括了。

古代:世界古代史,一般认为是从地球上出现完全形成的人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中国古代史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

    近代:世界近代史,始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终于191710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五四运动。

现代:世界现代史,始于191710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现代史始于1919五四运动。

一般认为是出现人类一直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中国古代是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 近代世界、近代史,始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终于1917年10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 现代社会现代史,始于1917年10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现代史始于1917年“五四”运动。
中国史
古代: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之前(这里面也划分为远古、上古、中古……)
近代:1840-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就是通常说的“两半社会”
现代:1949年之后
当代: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划分,比如文学界说是五四运动之后,史学界说是1949年之后(即和现代同义)
世界史
古代: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之前
近代:1689-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现代:1917年之后
当代:通常说是二战之后,但有时也把它与现代同义。补充一下,有时“现代”将“当代”包括了。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50136.html
中国史 古代: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之前(这里面也划分为远古、上古、中古……) 近代:1840-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就是通常说的“两半社会” 现代:1949年之后 当代: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划分,比如文学界说是五四运动之后,史学界说是1949年之后(即和现代同义) 世界史 古代: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之前 近代:1689-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现代:1917年之后 当代:通常说是二战之后,但有时也把它与现代同义。补充一下,有时“现代”将“当代”包括了。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50136.html
中国史
古代: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之前(这里面也划分为远古、上古、中古……)
近代:1840-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就是通常说的“两半社会”
现代:1949年之后
当代: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划分,比如文学界说是五四运动之后,史学界说是1949年之后(即和现代同义)
世界史
古代: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之前
近代:1689-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现代:1917年之后
当代:通常说是二战之后,但有时也把它与现代同义。补充一下,有时“现代”将“当代”包括了。

第4题:

在古代希腊,人们认为跑得最快的人是最接近神的人。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以下古代文献中,没有出现对钓鱼岛描述的是()。

  • A、《顺风相送》
  • B、《使琉球录》
  • C、《中山传信录》
  • D、《海国图志》

正确答案:D

第6题:

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


正确答案:京杭大运河

第7题:

我国古代称女子“害喜”是指她怎么了?


正确答案: 我国古代称女子“害喜”是指她怀孕了。

第8题:

只有钓鱼技术高超的人才能加入钓鱼协会;所有钓鱼协会的人都戴着太阳帽;有的退休老同志是钓鱼协会会员;某街道的人都不会钓鱼。

由此不能确认的一项是( )。

A.有的退休老同志戴着太阳帽

B.该街道上的人都不是钓鱼协会会员

C.该街道上有的人戴着太阳帽

D.有的退休老同志钓鱼技术高超


正确答案:C
[答案] C。解析:利用概念间的包含关系,可以得到ABD。虽然从文中可得知该街道的人都不是钓鱼协会会员,但是不是钓鱼协会会员的人可能会戴着太阳帽也可能不会戴,因此,无法确认C选项。

第9题:

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起始于什么时代?中国古代报纸是怎么诞生的?


正确答案: (1)起始和发展脉络:
中国的新闻传播活动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群居时代。
古代的传播手段是十分原始的,最早的和最常用的是口头传播,即口耳之间的传播。
传播活动中的特殊媒介——木铎
最早的带有文字的传播载体是——甲骨、金属铸件等。
秦始皇时期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两汉时期进入了以文字传播为主的时代。
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传播媒介是露布和布告。作为社会上传播手段被普遍采用的主要是童谣和谣言。
三国魏晋时代传播信息的载体是多元化的,既包括木简、竹简和木牍在内的简牍,也有帛和纸。
(2)古代报纸的诞生:
新闻传播活动是随着人类的出现,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条件下,人们为了生存,需要一种手段来进行信息的沟通,互动有无,交流情况,判断敌情和获取生产物资,甲骨卜辞、情报信、烽火狼烟等都算是传播的手段。则中原始的新闻活动缺乏一定的目标、规模和体系。直到报纸的出现,才标志着中国古代新闻事业的形成。
唐朝由于实行藩镇制度和节度使制度,各藩镇都在中央设立“邸”这一行政机构,用来向中央传递信息,同时也便于了解中央政府机关决策和活动。而后,邸演变为进奏院,这种机构的负责人也就叫做邸吏,或者是进奏官。他们的工作是为所代表的藩镇长官呈递奏章,下达文书,也为地方了解、汇集和通报各项政治消息,这些报告在当时没有固定的称呼,有称“进奏院状报”,也有称“状报”或“报状”的。

第10题:

以下古代文献中,没有出现对钓鱼岛描述的是哪一项?()

  • A、《顺风相送》
  • B、《使琉球录》
  • C、《中山传信录》
  • D、《海国图志》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