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元教学方法的中心原则是()。

题目
单选题
颜元教学方法的中心原则是()。
A

B

C

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而讲授法则是一种注入式教学方法。


正确答案:题干表述错误。①启发式和注入式是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现代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教学。②问题教学法是一种以启发式思想为主的教学方法,而讲授法不一定是以注入式思想为主的方法。讲授法的要求之一是注意运用启发性原则,教师在讲授中要注重启发诱导。

第2题:

阐述颜元的实学教育思想。


答案:
解析:
颜元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教育家,作为早 期启蒙思想的杰出代表,他深刻地批判了程朱理学 脱离实际的书本教育,竭力提倡“实学”和“实用” 的教育。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 了革新的作用,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1)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作为早期启蒙思想的代表人物,颜元具有启蒙思想家所共有的特点,即对传统教育进行猛烈的抨 击,他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揭露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实际,认为传统 教育以儒家经典为教育内容,无半点治事的实用。 其二,批判传统教育的义、利对立观。他认为“利” 和“义”二者并非截然对立,而是能够统一起来的。 其中,“利”是"义”的基础,"正谊"“明道”的目的就是为了“ 谋利”和“计功”。同时,“利”也不能离 开“义",而且“利”必须符合“义”。颜元的这种思 想,冲破了传统的禁锢,使中国古代对于义、利关系 问题的认识近乎科学。其三,抨击八股取士制度。 (2) “实才实德”的教育目标。 颜元在批判了传统教育的陈腐、虚无之后,相 应地提出了自己对合理教育的看法。他十分重视 人才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把人才视为治国安 民的根本。因而,他在"九字安天下”的方针中,把 “举人才”列为首位。 颜元不仅重视人才,而且进一步指出人才主要 依靠学校教育培养。在他看来,"朝廷,政之本也; 学校,人才之本也,无人才则无政事矣”。"人才为 政事之本,而学校尤为人才之本也”,正确地揭示了 学校、人才、治国三者之间的关系,突出了学校教育 的重要地位。 颜元对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有具体主张。 他主张学校应培养"实才实德之士”,即是品德高 尚、有真才实学的经世致用人才。 颜元的这种主张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有 一定的思想局限性。然而,他重视人才对于治国的 重要作用,强调人才主要依靠学校教育培养,这些 都是正确的。同时,他提出的“实才实德之士”的培 养目标,显然已冲破了理学教育的桎桔,具有鲜明 的经世致用的特性,反映了要求发展社会生产的新 兴市民阶层对于人才的新要求,在当时无疑是具有 进步意义的。 (3) “习行”的教学方法。 要培养“经世致用”之才,那么教育应当如何做 呢?对此,颜元强调“习行”教学法,这是颜元关于 教学方法的一个最基本、最主要的主张。 颜元认为,要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必须通过自 己亲身的“习行",“躬行而实践之",求诸客观的实 际事物。因而他所说的“习行”教学法,就是强调在 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要坚持练习和躬行实践。 颜元重视“习行”教学法,一方面同他朴素的唯 物主义认识论有密切关系,他认为“理”存在于客观 事物之中,只有接触事物,躬行实践,才能获得真正 有用的知识。另一方面,他重视“习行”教学法的直 接原因是为了反对理学家静坐读书、空谈心性的教学方法。 但是,颜元强调“习行",并非排斥通过读和讲 学习书本知识。他认为通过读书获得知识,"乃致 知中一事”,但“将学全看在读上”,"专为之则浮 学”,讲说也不能废除,但不可脱离实际空讲。 颜元所说的“习行",虽然讲的是个人行动,忽 视了“知”对"行”的指导作用,看轻了理论思维的 重要性。但他强调接触实际,重视练习,从亲身躬 行实践中获得知识,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教学法发 展上一次解放的运动。它一反脱离实际的、注人式 的、背诵教条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教学法理论和 实践上的一次重大革新。这在当时以读书为穷理 功夫、讲说著述为穷理事业,脱离实际的"文墨世 界”中,无疑具有进步意义。 (4) “实学”的教育内容。 要打破传统教育的局限,仅仅靠改变方法自然 是不够的,从教育内容上注人新的思想才是最为根 本的变革。为了使人们学到的知识有实际的用途, 达到经世致用,在教育内容上,颜元提倡以"六艺” 为中心的“三事”“六府”"三物”的教育内容。 “三事”指正德(使事物保持原本的属性)、利 用(利用自然资源)、厚生(使人民生活富裕);"六 府”指金、木、水、火、土、谷;"三物”指六德、六行、 六艺。“六德”为智、仁、圣、义、中、和;"六行”为. 孝、友、睦、姻、任、恤;“六艺”为礼、乐、射、御、书、 数。这三事、六府、三物,就是颜元所谓的“实学”。 同时,颜元基于他"富国强兵”的政治理想,还提出 教育要“兵农合一"“文武兼备”。这些思想在当时 看来具有相当大的进步意义。 (5) 颜元的“六斋”教学。 在当时的学校,实学的教育主张是很难推广 的,为了实践实学的教育,颜元在晚年按自己的教 育思想规划漳南书院,陈设六斋,实行“分斋教学”,并规定了各斋的具体教育内容,这是对他“真学” “实学"内容的最明确、最有力的说明。

第3题:

方法型策略是以教学方法和__________为中心的策略。


正确答案:
技术

第4题:

颜元"习行”的教学方法


答案:
解析:
强调"习行”教学法,是颜元在学术思想转变后关于教学方法的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主张。他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要坚持练习和躬行实践,认 为只有如此,学得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 所以,他认为不和自己的躬行实践相结合的知识是无用的。“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 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他以“因行得 知”和“学问以用而见其得失”的知识论为 基础,在教学方法上注重"习行”,这与传统的“主静” “闭门读书”的教育方法相对立;他又从"经世致用”的观点出发,阐述 其注重“习行”的教学方法的主张。他认 为,人民获得知识的目的完全在于“实行” “实用”,在于帮助人们"办天下事”。反对理学家静坐读书、空谈心性的教学方法,是颜元重视“习行”教学法的直接原因。这一 教学法在反对理学家静坐读书、空谈心性的教学方法方面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第5题:

颜元抨击宋明教育陷于“训诂、清谈、禅宗、乡愿”,提出“习行”的教学方法.下列选项中最符合颜元“习行”观点的是:( )

A.轻视书本知识
B.强调躬行实践
C.重视习惯培养
D.重视功课复习

答案:B
解析:

第6题:

颜元教学方法的中心原则是()。

A.思

B.习

C.行

D.知


参考答案:B

第7题:

简述颜元的“习行”教学法。


答案:
解析:
(1)“习行”教学法的主要内涵。颜 元所说的“习行”教学法,强调在教学过程要联系 实际,要坚持练习和躬行实践,认为只有如此,学 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所以,他认为不和自己 的躬行实践相结合的知识是无用的,“心中醒,口 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 (2)“习行”教学法的具体主张。主要包括: 以“因行得知”和"学问以用而见其得失”的知识 论为基础,在教学方法上注重"习行”,从而和传统 的“主静” “闭门读书”的教育方法相对立;从“经 世致用”的观点出发,阐述其注重“习行”的教学 方法的主张。他认为,人民获得知识的目的完全 在于“实行”“实用”,在于帮助人们"办天下事”。 强调“习行”,并不排斥通过读和讲学习书本 知识。颜元认为,通过读书获得知识,“乃致知中 一事”,但“将学全看在读上",“专为之则浮学”。 认为讲说也不能废除,但不可脱离实际地空讲。

第8题: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是综合性和 _____。


正确答案:程序性

第9题:

教学方法的使用对教学效果非常重要,教学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灵活,不能僵化、教条。选择教学方法总的原则是启发式:“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请简述选择教学方法时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答案:
解析:
(1)教学方法的选择要考虑初中阶段的课程目标:(2)教学方法的选择要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 (3)教学方法的选择要考虑教学条件;
(4)教学方法的选择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5)教学方法的选择要考虑教学方法的特点,将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结合。

第10题:

颜元在教育内容上强调教育“以经世为宗”,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培养()”


正确答案:实德实才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