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夷

题目
名词解释题
西南夷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句子中的“夷”,当“平坦”之意讲的是( )。

A、大道甚夷,而民好轻

B、诛三父等而夷三族

C、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D、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正确答案:A

第2题:

汉武帝时期对民族关系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措施,其中不包括( )

A.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B.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C.在西南夷地区设置郡
D.赐“汉委奴国王”印

答案:D
解析:
东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使者来汉朝贺,光武帝賜使者金印紫绶。倭奴国王视金印为权力象征。本选项属于对外关系,不属于民族政策。

第3题:

《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已发展成为“()”的农耕社会。


参考答案:耕田,有邑聚

第4题:

师夷长技以制夷


正确答案:魏源提出的思想主张。他在《海国图志•叙》中指出:“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所谓“师夷”主要是指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军事技术上的一套长处。魏源不仅主张从西洋购买船炮,而且更强调引进西方的先进工业技术,由自己制造船炮。所谓“制夷”,是指抵抗侵略、克敌制胜。魏源明确地把是否学习西方国家“长技”提高到能否战胜外国侵略者的高度来认识。魏源从反侵略立场出发,以师夷为手段,以制夷为目的,表现了一种光辉的爱国主义思想。

第5题:

汉武帝时设置的河西四郡管辖的区域是()

  • A、五岭以南
  • B、西南夷地区
  • C、河西走廊
  • D、海南岛

正确答案:C

第6题:

夜郎是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大西南一个很有影响的少数民族方国。《史记》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至公元前135年,汉使唐蒙从南越得知夜郎,并进而了解到夜郎地处从巴蜀通往南越的要道上,有便捷的水路可直抵南越的都邑——番禺(今广州),夜郎还拥有精兵十余万人,于是便建议朝廷开发西南夷。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在夜郎地区设置郡县。公元前111年,夜郎派兵协同征伐南越,汉廷授予夜郎王金印。

汉武帝在夜郎地区设置郡县的原因,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夜郎是“西南夷君长”国中最大的,早在战国时期就很有影响

B.夜郎地处要道,有便捷水路直抵南越都邑——番禺

C.夜郎拥有十余万精兵,是汉王朝开发西南夷可依靠的力量

D.夜郎王被汉朝廷予金印,就派兵协同汉兵征伐南越


正确答案:D
“夜郎王”被授金印一事,应在“派兵协同征战南越”之后,并且是采纳唐蒙建议之后的事,并非设郡县的原因。

第7题:

秦始皇时期派出经略西南夷的将领是( )

A.常頞
B.庄躏
C.蒙毅
D.蒙恬

答案:A
解析:
秦灭六国之后,派将军常頞征调巴蜀士卒,经略西南夷,并开凿了五尺宽的道路,对中原和西南夷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庄蹯是楚国人,在云南地区建立了“滇国”。

第8题:

中国古代所谓“西南夷”杂居的地区主要是指( )。

A.青藏高原

B.西藏高原

C.成都平原

D.云贵高原


正确答案:D

第9题:

下列显然不是《海国图志》编撰意图的是()

  • A、“以夷变夏”
  • B、“以夷款夷”
  • C、“以夷攻夷”
  • D、“师夷制夷”

正确答案:A

第10题:

对于古代生活在我国东南沿海和五岭以南的民族,史书上统称()

  • A、东瓯
  • B、南越
  • C、西南夷
  • D、百越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