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第一,“楚辞”名称形成。“楚辞”是战国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它是继诗经之后出现的一种新诗体。战国末屈原时代,它并没有特定的名称,“楚辞”之西汉初出现。“楚辞”之名,始见于西汉武帝之时,这时“楚辞”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与“六经”并列。西汉刘向编辑楚辞集,为十六卷,命名楚辞。东汉王逸又有所增益,分章加注成楚辞章句。汉人往往把楚辞称为“赋”。第二,楚辞形成的文化土壤。①楚辞的产生,与楚声、楚歌有密切关系。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顾可谓之‘楚辞’。”春秋时,楚地音乐已经闻名。楚国乐器种类齐全,有钟、磬、鼓、瑟、竽、排箫等。这些乐器在湖北、湖南、河南各地战国楚墓出土的乐器实物得到了印证。中外闻名的曾侯乙编钟即是例证。文选宋玉对楚王问载“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xi]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下里巴人当为楚人、巴人杂居地区所流行的通俗歌曲。楚辞的许多诗篇都有“乱”辞,它们都是乐曲的组成部分,更表明楚词与楚乐有亲密关系。楚国民歌,见于典籍者有孺子歌、子闻歌、楚人歌、越人歌等。如“沧浪之水清兮”,据句式看,和楚辞有明显关系。②楚辞产生,与楚国民间巫歌有密切关系。楚辞的直接渊源应是以九歌为代表的楚地民歌。九歌原为祭祀时之巫歌,后经屈原中工而保留下来,而离骚等其他作品则是在这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南方祭歌那神奇迷离的浪漫精神,也深深地影响甚至决定了楚辞的表现方法及风格特征。在习俗和审美趣味上,楚国则明显地表现出不同于中原文化的特点。汉书地理志下概括楚国的文化为“信巫鬼,重淫祀”,是有一定道理的。这种崇尚巫风的习气,既是夏商文化的遗习,更是当地土著民族的风气。巫风的蔓延,自朝廷到民间,无处不在。如楚灵王,史称其“简贤务鬼,信巫祝之道”。据新论言体论载,当吴人来攻,国人告急之时,楚灵王犹“鼓舞自若”,不肯发兵。汉书郊祀志下云,楚怀王亦是“隆祭祀,事鬼神”,把破秦的希望寄托在鬼神身上,最终为秦所败。贵族阶层崇信巫祭,据王逸楚辞章句九歌序,在南方土著聚居的“南郢邑、沅湘之间”,更是巫风浓烈,“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因此,巫文化对楚国审美风气的影响是明显的。楚地的艺术很兴盛,而这些艺术很多与祭神有关,充满了奇异的浪漫色彩。如王逸所记载的庙堂壁画,楚“凤夔人物帛画”,刻画在器物、帛画上的楚舞造型,以及出土的编钟等,都富有飘逸、艳丽、深邃等美学特点。③与楚地风物、方言有关。描绘楚地风物,使用楚地方言。“楚辞”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在形式上与北方诗歌有较明显的区别。进一步说,这是“楚辞”这一名称所包含的又一层意蕴。战国时期楚国在长江、汉水流域,一度领有“地方五千里”的广袤疆域,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羋[mǐ]]姓楚贵族和一些被羋姓贵族征服的濮、越、巴、蛮等南方部落集团。羋姓贵族源于中原的祝融部落,他们在夏商时期往南方迁徙,一直到周代初年,始定居于“楚蛮”之地,都丹阳。周公制礼作乐、变革中原文化时,由于地处偏远,楚国受到影响比中原诸侯国小。④还受到北方文化的影响。楚贵族集团毕竟源于中原,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和楚国有着广泛的文化交流,所以,楚国文化和中原文化仍有很多相同之处。在政治思想方面,楚国和中原有很大的一致性。楚国虽然偏居南方,却拥有“周之典籍”甚至“周大史”,再加上楚国士人自觉学习中原文化,所以中原文化在楚国具有相当高的地位。如国语楚语上记载,申叔时建议士亹[wěi]用诗、书、礼、易、乐、春秋等教育太子,楚国的王公卿士在议事时也经常征引诗、书中的话,这和当时中原的文化风气是一样的。第三,楚辞文体特点。这种诗体由屈原开创。从诗体看,楚辞较之诗经篇幅结构增长,句式由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这就使抒情达意更为透辟淋漓,扩展了抒情的容量。从语言看,楚辞多用楚语楚声,楚地的方言词语大量出现。句中或句末多用“兮”字,成为楚辞的一个鲜明标志。楚辞与诗经语言的质朴不同,以绚丽多彩为特色。从诗风看,楚辞铺排夸饰,想象丰富,情感奔放,具有浪漫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