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古代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历程,经营方式的变化以及带来的影响。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我国古代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历程,经营方式的变化以及带来的影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我国广播的发展历程。
1922年,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呼号是ECO;
1924年8月交通部公布了《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这是我国历史上有关无线电广播的第一个法令。
1926年,中国人自办的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创办人是刘瀚;中国自办的第一批广播电台是官方电台,在哈尔滨广播电台开播后,又出现了天津电台和北京电台;
1927年,上海新新公司开办了中国第一座民办广播电台;
1928年,国民党创办了中央广播电台,呼号是XKM,发展为当时亚洲最大的电台;
1940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试验广播,标志着人民广播事业的开始。

第2题:

简述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一)探索阶段:特点:国外认证机构进入中国,启动了中国有机食品的发展。
1989年,我国最早从事生态农业研究、实践和推广工作的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农村生态研究室加入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成为中国第一个IFOAM成员。目前,中国的IFOAM成员已经发展到30多个。
1990年,根据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和荷兰阿姆斯特丹茶叶贸易公司的申请,加拿大的国际有机认证检查员JoeSmillie先生受荷兰有机认证机构SKAL的委托,在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农村生态室科研人员的配合下,对位于浙江省和安徽省的2个茶园和2个茶叶加工厂实施了有机认证检查。此后,浙江省临安县的裴后茶园和临安茶厂获得了荷兰SKAL的有机颁证。这是在中国大陆开展的第一次有中国专业人员参加的有机认证检查活动,也是中国大陆的农场和加工厂第一次获得有机认证。
(二)起步阶段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中国相继成立了自己的认证机构,并开展了相应的认证工作,同时根据IFOAM的基本标准制定了机构或部门的推荐性行业标准。
1992年,中国农业部批准组建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CGFDC.”。负责开展中国国内的绿色食品认证和开发管理工作,1995年起,创造性地提出了绿色食品的分级理论,即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等同于有机食品),CGFDC与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的多家认证机构建立了联系和合作,并参照IFOAM以及欧美日等有机食品标准和法规,制定了《AA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准则》,并开展AA级绿色食品的认证工作。
1994年,经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的农村生态研究室改组成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2003年改称为“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
1999年3月,位于杭州的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在原OFDC茶叶分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OTRDC.,专门从事有机茶园、有机茶叶加工以及有机茶专用肥的检查和认证。
(三)规范快速发展阶段
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可工作最初由设在国家环保总局的“国家有机食品认证认可委员会”负责。根据2002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精神,国家环保总局正在将有机认证机构的认可工作转交国家认监委。到目前为止,经国家认监委认可的专职或兼职有机认证机构总共有8家。国家认监委于2003年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有机食品国家标准的制定以及“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的起草工作。
目前在中国开展有机认证业务的还有几家外国有机认证机构。最早的是1995年进入中国的美国有机认证机构“国际有机作物改良协会”(OCIA.,该机构与OFDC合作在南京成立了
OCIA中国分会。此后,法国的ECOCERT、德国的BCS、瑞士的IMO和日本的JONA和OCIA-JAPAN都相继在北京、长沙、南京和上海建立了各自的办事处,在中国境内开展了数量可观的有机认证检查和认证工作。

第3题:

简述我国导游服务的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我国导游服务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它始于20世纪20年代,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旅行社;第二个时期是自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这个时期的导游服务是作为外事接待工作的面貌出现的;第三个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的时期,即我国导游服务同国际接轨时期。在这个时期,导游服务队伍扩展迅速,导游服务构成了旅游产品的重要内容;导游服务程序和质量实现了标准化,导游服务管理实现了制度化和法制化。

第4题:

试述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的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1)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主要有3次:
①20年代至3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上世纪初,我国的幼儿园教育主要照搬外国的教育模式。"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我国的一些教育家一方面接受并引进了来自西方的教育思想,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幼儿园教育科学化、本土化的主张。20年代至30年代,幼儿园课程改革在理论上确认了儿童的主体性,认定了课程应来源于儿童的生活,课程应包括儿童在幼儿园的一切活动,提出了课程的编制应依据儿童的心理水平。
②5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50年代,学前教育全盘接受前苏联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即把课程看作是学科,通过幼儿园各科的教学对幼儿实施教育。形成的学科课程体系,教育目标明确,教育、教学内容系统,教师在教青过程中容易操作。
③80年代以来的幼儿园课程改革。80年代初开始的幼儿园课程改革针对的问题是学科课程过分强调系统的单科知识和技能,忽视各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忽视儿童的实际活动和直接经验。这场改革最具影响力的举措是国家教委1989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根据它的精神,幼儿园的一切活动,只要能影响儿童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都被看作是课程。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设计与实施了各种试验性课程。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国家层面上对包括幼儿园课程在内的幼儿园教育进行了宏观指导,规定了幼儿园教育总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实施原则,要求地方政府制定指导意见,而由幼儿园为主确定自己的课程。
(2)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①幼儿园课程管理多元化、自主化。②幼儿园课程改革更多地将立足点放在儿童一边。③0-6岁学龄前儿童教育课程一体化。④幼儿园课程与社区教育和服务相融合。⑤重视教师职业水平的提高。

第5题:

古代手工业品中质量最好的应出自()

  • A、官营手工业
  • B、民营手工业
  • C、家庭手工业
  • D、私营企业

正确答案:A

第6题:

试述我国民营报纸的发展历程。(五四时期至大革命时期)


正确答案: 1、五四运动时期,我国南北地区民营报业的发展出现两种趋势,上海商业报纸开始向现代企业化报业方向发展,而北京的报纸受北洋军阀的控制,热衷政党之争,仅有少量报纸在曲折中缓慢发展。(《申报》、《新闻报》)
2、国内大革命时期的中国报业仍有缓慢发展,注重扩大版面,增设专栏、专刊等到,报纸内容综合化杂志化,加大广告、商业经济、文化娱乐方面的版面,同时削减时事评论的篇幅(《世界日报》、新记《大公
报》)

第7题:

中国古代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都来自()

  • A、官营手工业
  • B、家庭手工业
  • C、民营手工业
  • D、私营手工业

正确答案:A

第8题:

简述城镇民营手工业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

首先,民营手工业各部门主要是传统农业的附属性工业部门,即严重地依赖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其次,民营手工业的生产组织狭小,往往是以家庭或家族为核心组织生产,所从事的生产领域十分单一,难以有效突出的发展。
再次,民营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十分落后,主要以手工操作为主。
最后,民营手工业行会组织主要是协助政府的组织和协调工业者关系的组织,在保护手工业制外国商人在广东的行动。


第9题:

有关人士在中国(重庆)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上指出,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民营经济解决了中国80%的就业,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这说明()

  • A、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 B、民营经济已在我国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 C、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
  • D、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正确答案:A

第10题:

简要分析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以及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正确答案: (1)特点:
①先以陆路贸易为主,后以海路贸易为主。
②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以加强友好往来为主,大量手工业精品,不少是相赠送的,返回时不仅带回货物,而且常常有外国使臣搭船来中国访问。
③对外贸易过程中,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科技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和经济发展,同时世界宗教文化也随之传人我国。
④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中外之间,特别是西亚、东亚各国经济发展。
⑤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不少波斯人、阿拉伯人来我国定居,长期与中国人相处,互相通婚,逐渐融合.在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2)影响:由于我国统治者在对外贸易中,实行较为开放政策。也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当时王朝成为各国的交流中心,如唐朝、元朝等。但在明清时期,由于封建制度的衰落,统治者实行闭关政策,影响了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导致封闭落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成为中国近代落伍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