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篆书只有直线与弧线,但在圆转往来的描画中是严格讲求对称与均匀的,虽然有着均衡的美,但毕竟是难以描画的,而且严重束缚书写者个性与创造的欲望。《晋书卫恒传》说:“秦既用篆,秦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汉因行之。隶书者,篆之捷也。”汉人取其书写方便,经加工整理,定为全国通用书体。隶书将篆书圆转笔画改为方折,由于不再按照弧线来描画,而是基本按照直线和点钩书写,因而书写速度明显加快了。 以上文字主要说明()。
A. 隶书字体是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
B. 篆书书写困难,严重束缚书写者个性与创造的欲望
C. 隶书是在篆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D. 汉代的时候,隶书成为全国通用书体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文段第一句介绍了篆书的缺点。接下来通过引用《晋书卫恒传》指出:“……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隶书者,篆之捷也”。这说明隶书是在篆字的基础上顺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文段的后两句也都强调了隶书书写便捷、快速的特点。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其他三项都不是文段说明的重点。
第2题:
东汉篆书碑刻:《()》气势宽博,方劲雄伟,多混入隶书笔法,结体上以隶仿篆,多见方折,后世亦称“缪篆”,其章法错落有致,在汉代碑刻中个性鲜明。
第3题:
西递的楹联篆、隶、楷、行、草五体俱全,以( )居多。
A、篆书
B、隶书
C、行书
D、草书
E、楷书
第4题:
中国的书体,通常讲有“正草隶篆”。其中的“正书”指哪一字体()
第5题:
小篆,在西汉依然是通行文字之一,但纯小篆作品已非常少见,隶变、讹变的篆法替代了严肃的六书原则,后世将汉代这种渗入许多隶变形构的篆书称为“()”。
第6题:
受隶变大潮的影响,汉代金文中更多的篆书化圆为方,删繁就简,亦篆亦隶。如始建国元年的《()》,法从小篆,而体势变圆为方,上紧下松,垂画纵展,极为工整,为典型的汉篆风貌。
第7题:
在东汉篆书刻石中,最为称道的当推()上的篆书。如《()》碑额结字紧密,造型扁方,上下顾盼照应,寓动于静,寓圆于方,开合挪让富于变化,为汉碑篆额中具有装饰美的代表。
第8题:
A古隶
B小篆
C方篆
D长篆
第9题:
缪篆
第10题:
篆刻艺术的三要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