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共八大的历史意义。

题目
问答题
简述中共八大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依法治国是在()提出

  • A、中共十五大
  • B、中共十六大
  • C、中共十七大
  • D、中共十八大

正确答案:A

第2题:

把“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写进党章的是()。

  • A、中共六大
  • B、中共九大
  • C、中共八大

正确答案:C

第3题:

中共八大的召开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党的七大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到1956年上半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在中国建立起来。与此同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许多重要指标已有确实把握提前完成。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决定召开的。
(1)大会完全肯定了党中央从七大以来的路线是正确的,同时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大会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此,大会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大会在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穗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此外,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陈云提出了在计划经济为主导的经济体制中,有一定的自由市场的存在,这是对整个经济体制的补充,而个体经济的存在是对国营和集体经济的补充。上述观点是对我国鋟济体制改革方向的初步探索,并且在八大上得到肯定。
(3)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党,对自身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重视党内的思想教育,坚持走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坚持集体领导,反对在党内搞个人崇拜和专权。免对自身建设的思考,标志着中共作为一个执政党的日益成熟。
(4)继续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的力度,具体要求包括:扩大全国的民主,反对新滋生的官僚主义作风,加强人民群众对党政国家机关的监督和批评,完善各级政府机关自身的上下级监督机制;逐步建立系统完善的法律体系,使各项活动做到有法可依,国家机关和各级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同时八大上还决定,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自主权,便于其因地制宜地进行各项管理,调动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5)为我国的文教事业确立了发展方针,具体要求包括:普及小学的义务教育,扫除文盲,扩大中高级院校的学生数量;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扶持帮助各类科研机构;在科学和艺术领域,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杜绝不正确行政干预现象。

第4题:

简述中共八大的主要历史功绩。


正确答案: 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在经济建设上,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政治建设上,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执政党建设上,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人的联系。总的说来,八大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第5题:

简述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七大”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最盛大的一次代表大会。它制定了正确的路线和政策,使全党能够在革命面临新的重大转变的关键时刻,在思想理论,政治路线和组织制度上得到及时正确的指导,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团结。这次大会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思想和组织基础。

第6题:

1956年中共开始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开始探索的标志是什么?探索中面临哪两大问题?中共八大对这两个问题的决策是什么?中共八大决策的依据有那些?中共八大决策是正确的,但为什么未能贯彻执行?


正确答案:开始探索的标志:《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提出借鉴苏联建设中的经验教训,探索适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建设中要处理好各种关系;
探索中面临的两大问题:
一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
二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规模和速度问题);
中共八大对这两个问题的决策:
⑴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
⑵提出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中共八大决策的依据:
⑴对敌斗争的任务基本完成:
建国初期,经过追歼残敌、剿匪作战,消灭了国民党残余势力;土地改革、镇反运动,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社会秩序稳定;抗美援朝,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⑵社会经济领域发生重大变化:没收官僚资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一五计划进展顺利;
⑶人民政权得到巩固:新中国初期的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政权;一届人大,制定了宪法;外交政策成熟;国际威望提高;
⑷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基本解决:
三大改造完成,阶级消灭,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巩固;
中共八大决策是正确的,但未能贯彻执行,原因:
党和国家领导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迫切心情,忽视了客观规律和当时的国情;国外反华和反共势力的猖獗;对建设社会主义形势估计错误;社会主义建设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

第7题:

简述长征的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1934~1936年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战略转移。
第一,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第二,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最后到达陕北不足三万人。但这是经过千锤百炼保存下来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精华。他们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
第三,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广泛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第8题:

党的八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了许多新的方针和设想,体现了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成果,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第9题: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有什么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意义:解决了革命胜利以后,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第10题:

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1)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者。
(2)中国革命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和革命纲领。
(3)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
(4)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道路。
(5)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