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阐述的中日之间相互矛盾的四个特点。

题目
问答题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阐述的中日之间相互矛盾的四个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发表过很多著名的文章,以下四篇文章中发表最早的是()。

A.《矛盾论》
B.《论持久战》
C.《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答案:C
解析:
《矛盾论》写于1937年,发表于1952年;1938年5月26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讲演《论持久战》,至6月3日结束;《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于1925年12月1日在《革命》半月刊上首次发表;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公开发表了一封关于当时中国革命前途的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对比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2题: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对中日双方互相矛盾的四个特点的分析。


答案:
解析:
中日双方存在的互相矛盾的四个特点是:敌强我弱,啟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4分)一方面,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这就决定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2分)另-方面,日本是小国,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而中国是大国,进行的是进步的、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2分)中国已经有了代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和抗日根据地。因此,最后胜利是中国的。(2分)

第3题: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分析交战的中日双方存在着相互矛盾的特点是

A.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

B.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

C.战争要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D.中国是正义战争,日本是侵略战争


正确答案:A

第4题:

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

  • A、根本对立无法调和
  • B、相互矛盾
  • C、相互适应 
  • D、又相适应又相矛盾

正确答案:D

第5题:

1938年,毛泽东发表的系统阐述抗日战争特点.前途和发展规律的著作是()

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B.《论持久战》
C.《论新阶段》
D.《论联合政府》

答案:B
解析:

第6题: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对抗日战争历史进程的阐述。


答案:
解析:
答案,(1)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三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2)指出三个阶段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3)只要坚持持久抗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将在这个阶段中获得转弱为强的力量。

第7题: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阐述的中日之间相互矛盾的四个特点。


答案:
解析:
这四个特点是: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1)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决定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2)日本虽强,但战争是退步的,退步性和野蛮性是日本必然失败的主要根据。中国虽弱,但是进步的,进步性是支持长期战争、争取最后胜利的主要根据(3)中国是大国,进行的是进步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决定了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日本是小国,发动是野蛮的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

第8题:

在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发表过很多著名的文章,以下四篇文章中 发表最早的是( )。

A.《矛盾论》
B.《论持久战》
C.《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答案:C
解析:
《矛盾论》写于1937年,发表于1952年;1938年5月26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 上讲演《论持久战》,至6月3曰结束;《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于1925年12月1曰在《革命》半月刊上首次 发表;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公开发表了一封关于当时中国革命前途的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对比可 知,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9题: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的系统阐述抗日战争特点、前途和发展规律的著作是()。

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B《论持久战》

C《论政策》

D《论联合政府》


B

第10题:

毛泽东的()科学分析了所处时代和中日双方的特点,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令人信服地得出中国不会灭亡,也不能速胜,只要经过艰苦持久的抗战,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 A、《矛盾论》
  • B、《论持久战》
  • C、《实践论》
  • D、《论联合政府》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