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急性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急性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正确答案: 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第2题:

简述急性呼吸衰竭的血气分型。


正确答案:急性呼吸衰竭以血气分析结果分型:
(1)Ⅰ型呼衰:PaO2<6.62kPa(50mmHg)
(2)Ⅱ型呼衰:PaO2<6.67kPa(50mmHg)
PaCO2>6.67kPa(50mmHg)
还可根据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之比(PaO2/FiO2)分为:
(1)急性呼衰:PaO2/FiO2<33.3kPa(250mmHg)
(2)严重呼衰:pH<7.25,PaCO2>9.33kPa(70mmHg),吸入氧浓度FiO2为O.4~O.5时,PaO2仍<6.67kPa

第3题:

试述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发病机制。
各种病因通过引起肺泡通气不足、弥散障碍、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和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四个主要机制,使通气和(或)换气过程发生障碍,导致呼吸衰竭。

第4题:

简述急性呼吸衰竭的概念


正确答案: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RF)是指由于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动脉血氧分压(Pa02)低于60mmHg,伴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CO:)增高,从而产生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及代谢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第5题:

根据病理生理特点呼吸衰竭可分为哪三种类型?


正确答案: (1)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并存:主要因肺泡通气量不足而致气体交换障碍,使肺泡氧分压下降及二氧化碳分压增高。此种通气不足,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的程度相平行;
(2)缺氧为主,无或伴轻度二氧化碳潴留:主要是V/Q比例失调,系因肺动静脉分流及弥散功能障碍所致;
(3)二氧化碳蓄积而无缺氧:氧疗过程中吸入高浓度氧使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刺激减弱或消失,从而使通气量减低并加重二氧化碳蓄积。

第6题:

简述急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


正确答案: 急性脑梗死病灶中心坏死区由于完全性缺血导致脑细胞死亡,周围的缺血半暗带仍有侧支循环和大量可存活的神经元,如迅速恢复血流,神经细胞可恢复功能。但缺血脑组织损伤的恢复必须在有效时间即再灌注时间窗内完成,如脑血流再通超过这一时间窗时限可出现再灌注损伤。目前认为,再灌注损伤是由于自由基过度形成及“瀑布式”自由基连锁反应、神经细胞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细胞毒作用和酸中毒等。缺血半暗带及再灌注损伤概念的提出,更新了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观念,超早期治疗的关键是保护和抢救缺血半暗带神经元,采取超早期(6小时内)溶栓治疗恢复血液供应,脑保护治疗减轻再灌注损伤。

第7题:

简述休克时病理生理变化。


正确答案:休克时病理生理变化:①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大量释放;②休克时迷走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大量释放,持续作用在效应器官的M受体或N受体上,产生有害作用;③细胞内Ca过载;④大量细胞因子释放,并相互作用;⑤代谢障碍;⑥细胞器功能变化;⑦再灌注损伤与自由基损害;⑧最后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第8题:

简述病理生理学与生理学及病理(解剖)学的异同点。


正确答案: 病理生理学和生理学都是研究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但前者研究的是患病的机体(包括患病的人及动物),后者研究的则是正常的机体(正常的人和动物)。病理生理学和病理(解剖)学虽然研究的对象都是患病的机体,但后者主要侧重形态学的变化,而前者则更侧重于机能和代谢的改变。

第9题:

简述休克的病理生理。


正确答案: 1.微循环改变。2.代谢变化(1)能量代谢异常:无氧糖酵解过程为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导致机体能量极度缺乏,乳酸盐不断增加。(2)代谢性酸中毒:重度酸中毒(pH<7.2)可致心率减慢,血管扩张,心排出量降低,呼吸加深、加快,意识障碍等。(3)细胞膜功能障碍,离子泵功能障碍,导致血钠降低,血钾升高。(4)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呼吸功能、代谢功能严重受损。

第10题:

心包压塞的重要病理生理是()

  • A、失血性休克
  • B、急性循环衰竭
  • C、急性呼吸衰竭
  • D、心肌损害
  • E、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