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排列的形状及各部位尺寸,主筋与分布筋位置均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严禁倒置;主筋间距误差应不大于()毫米,分布筋间距误

题目
填空题
钢筋排列的形状及各部位尺寸,主筋与分布筋位置均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严禁倒置;主筋间距误差应不大于()毫米,分布筋间距误差应不大于()毫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悬挑板中钢筋说法正确的是( )。

A、受力筋和分布筋垂直放置,受力筋在分布筋的内侧

B、在悬挑板中受力筋在上,分布筋在下

C、在悬挑板中受力筋在下,分布筋在上

D、板中受力筋的间距不小于70mm

E、当板厚h≤150mm时,受力筋的间距不大于250mm


答案:ABD

第2题:

多层多排内框架房屋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钢筋应符合( )。

A.纵筋不少于4φ114,箍筋间距不大于300mm
B.纵筋不少于4φ112,箍筋间距不大于200mm
C.纵筋不少于4φ14,箍筋间距不大于200mm
D.纵筋不少于4φ112,箍筋间距不大于300mm

答案:C
解析:

第3题:

板内分布钢筋不仅可使主筋定位、分布局部荷载,还可()

A、承担负弯矩

B、承受收缩及温度应力

C、减小裂缝宽度

D、增加主筋与混凝土的粘结


参考答案:B

第4题:

腹筋间距应不大于腹筋最大间距的限制是为了保证钢筋的锚固要求。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配筋砌块抗震墙的竖向和水平方向分布钢筋,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符合规范要求?(  )

A.竖向分布筋,最小直径12mm.最大间距600mm
B.竖向分布筋的最小配筋率,一般部位.二级不应小于0.11%
C.竖向分布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48d,d为钢筋直径
D.水平分布筋的最小配筋率,加强部位.二级不宜小于0.13%

答案:C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10.5.9条表10.5.9-1及表10.5.9-2可知,配筋砌块抗震墙内水平分布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2d。

第6题:

当梁中配有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应符合()的规定。

A、箍筋应做成封闭式
B、弯钩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5d
C、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10d
D、箍筋间距不应大于400mm
E、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5d

答案:A,B,D,E
解析:
2018新教材P20,当梁配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应做成封闭式,且弯钩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5d,d为箍筋直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5d,且不应大于400mm。

第7题:

隧道衬砌钢筋施工质量检测项目包括( )。

A:主筋间距
B:两层钢筋间距
C:箍筋间距
D:搭接长度
E:保护层厚度

答案:A,B,C,D,E
解析:
衬砌钢筋的施工质量检测项目包括主筋间距、两层钢筋间距、箍筋间距、绑扎搭接长度、钢筋加工长度及钢筋保护层厚度。

第8题:

当设防烈度大于6度时,构造配筋情况( )。

A.纵向钢筋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大于250MM

B.纵向钢筋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大于200MM

C.纵向钢筋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大于250MM

D.纵向钢筋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大于200MM


正确答案:D

第9题:

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整体式简支板桥中,行车道板内主筋直径应不小于()mm,间距不大于()mm,主筋间距也不小于()mm。


正确答案:10;200;70

更多相关问题